经合组织报告:中国的补贴“扭曲”全球钢铁市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经合组织报告:中国的补贴“扭曲”全球钢铁市场 https://t.co/SwC9huwjbY pic.twitter.com/HjoVddPUcY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May 27, 202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周二发布报告说,全球正被钢铁过剩所淹没,其中大部分是由中国补贴的,这"扭曲"了全球市场,阻碍了对钢铁行业去碳化的投资。
法新社5月27日巴黎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简称经合组织)主要由西方国家组成。该组织在周二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警告说,钢铁是人类大部分活动的基础金属,但钢铁市场“被非市场力量扭曲,没有获得补贴的生产商无法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
经合组织的科学、技术和创新部主任杰里-希恩(Jerry Sheehan)表示,当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公司(ArcelorMittal)正竭力为其在欧洲的脱碳投资筹措资金时,当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ThyssenKrupp)在宣布裁员数千人后被解散时,当美国巨头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被迫与日本新日铁公司(Nippon Steel)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时,《2025 年钢铁展望》报告为全球钢铁行业敲响了"警钟"。
这是因为全球钢铁需求的年增长率预计"低于1%","跟不上"预计的产能增长,根据该组织的预测,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钢铁产能将跃升6.7%,而这主要得益于补贴。
这个报告称,随之而来的价格下跌给许多制造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补贴占比高5倍
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的钢铁补贴率(占企业收入的百分比)"比其他经济体的平均水平高出五倍",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钢铁出口量"自 2020 年以来增长了一倍多"。
到 2024 年,中国的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 1.18 亿吨,而中国的钢铁进口量则下降了近 80%,仅为 870 万吨。经合组织指出,这对其他国家"构成了重大挑战",因为这些国家的出口"下降",而进口却"激增"。
自 2020 年以来,欧盟和英国的钢铁进口增长了近 13%,日本和韩国增长了 18%,北美增长了 40%,土耳其增长了 52%,南美增长了 60%,大洋洲增长了 77%。
出口多米诺
该报告补充道,中国对第三市场的出口也在 "飙升",北非、中东和东南亚因其国内市场已经饱和,钢材过剩,“反过来也增加了他们的出口,尤其是对经合组织国家的出口"。
这种情况导致"贸易救济措施"激增:2024 年,"全球有 19 个国家发起了 81 起涉及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2023 年有 5 个国家发起了 16 起诉讼)。
该报告称,"近 80% 的案件针对亚洲生产商,仅中国就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此表示遗憾,尽管仅炼钢一项就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8%,但市场失衡也严重减缓了钢铁行业去碳化的投资努力。
经合组织警告说,“在全球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前,钢铁生产商将无法恢复健康和持续的盈利水平”,并呼吁“开展国际合作,确保全球钢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Edwin Basson)说,鉴于钢铁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如果将其对经济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则高达4%,因此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和创新部主任杰里-希恩先生补充道:钢铁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钢铁行业本身:钢铁不仅仅是工业,它还是基础,是战略。"它存在于连接我们的桥梁中,存在于运输我们的车辆中,存在于照顾我们的医院中,存在于我们站立的建筑中,也存在于为能源转型提供动力的风力涡轮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