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最会识人的曾国藩挑女婿 四个女儿接连惨死豪门

京港台:2025-5-28 03:33| 来源:夜半读诗 | 我来说几句


最会识人的曾国藩挑女婿 四个女儿接连惨死豪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晚清名臣曾国藩,被后世誉为"半个圣人",他一手创建的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他留下的《曾国藩家书》成为后世教育典范。

  他以"冰鉴"识人术闻名于世,确实也培养出长子曾纪泽这样的外交家,次子曾纪鸿这样的数学家。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曾国藩在为女儿挑选女婿的问题上,却连连翻车,把四个女儿都害惨了。

  他精心挑选的四位“好”女婿,最终都成为了女儿们不幸命运的导火索,害得她们一个个惨死豪门。

  

  曾国藩与妻子欧阳氏共育有9个孩子,除了一子一女夭折,还剩下两子五女。

  曾家的女儿们熟读《女诫》,精通女红,举止端庄,是标准的大家闺秀。

  曾国藩按照儒家"三从四德"的标准严格要求女儿,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写道:"吾家诸女,当教之孝顺翁姑,敬事丈夫,慎勿重母家而轻夫家。"

  这种教育,让她们个个养成了温婉贤淑的性格,却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她们太过顺从,以至于在不幸的婚姻中也不敢反抗。

  一、长女曾纪静:被纨绔丈夫摧残

  曾纪静的夫婿,是父亲翰林院同事兼好友袁芳瑛之子——袁榆生。

  这门亲事是典型的"娃娃亲",在两个孩子还小时就定下了。

  当时曾国藩还很得意,写到日记里,说这孩子“聪明伶俐”,结个姻亲应该很不错。

  袁芳瑛是著名藏书家,与曾国藩交情甚笃,谁能想到他的儿子长大后竟成了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

  在袁芳瑛去世后,袁榆生将父亲珍贵的藏书全部卖光,还没成亲就先纳上妾,其品行之恶劣可见一斑。

  

  本来现在退婚也来得及,可曾国藩要面子啊,怕别人说他不讲信义,嫌弃家道中落的袁家。

  可想而知,曾纪静嫁过去之后整天以泪洗面,回去娘家哭诉,曾国藩没办法,决定亲自把女婿接到身边“调教”,让他改邪归正。

  结果,袁榆生以为有了岳父撑腰,越发荒唐堕落,甚至贪污军饷,让曾国藩颜面尽失。

  

  震怒之下,曾国藩宣布与女婿断绝关系,却仍然不准女儿回娘家,因为"既嫁从夫,此乃天经地义。"

  被抛弃在婆家的曾纪静,每日以泪洗面,在丈夫的冷暴力和婆婆的刁难中度日如年。

  年仅29岁的她郁郁而终,至死都没能等来父亲的"解救"。

  二、次女曾纪耀:为父割肉治病的孝女

  如果说长女的悲剧源于丈夫的放荡,那么次女曾纪耀的不幸则来自夫家的拖累。

  她嫁给了曾国藩翰林院同事陈源兖之子陈松年,一个看似上进实则性格阴郁的年轻人。

  曾纪耀是姐妹中最孝顺的一个,据曾国藩日记记载,有次他患病,医生建议用亲人的肉做药引,当时小纪耀二话不说,割下自己手臂上的一块肉。

  

  陈松年虽不像袁榆生那般荒唐,但他有个挥霍无度的纨绔兄长,不断拖累家庭。

  而郁闷的陈松年又将怨气全部发泄在妻子身上。

  夫家经济困窘,但曾纪耀牢记父训,多方筹划家务以尽妇道,最终身体熬坏了,39岁就早早离开人世。

  三、三女曾纪琛:与恶婆婆相伴半世纪

  曾国藩为三女儿选择的夫家看似无可挑剔——湘军名将罗泽南之子罗允吉,然而现实却给了曾家又一记耳光。

  罗允吉性格暴躁,其母更是出了名的刁钻。

  新媳妇过门后,这位婆婆竟让出身名门的曾纪琛亲自刷马桶,还纵容婢女当面顶撞她。

  纪琛写信向父亲诉苦,曾国藩虽然心疼,却仍坚持"妇道":"事舅姑以孝,待丈夫以敬,此乃女子本分。"

  

  后来罗允吉外出谋职客死他乡,婆婆大骂她克死丈夫。

  年仅二十多岁的纪琛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寡居生活,每天面对刻薄的婆婆,艰难可想而知。

  直到68岁,曾纪琛才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

  四、四女曾纪纯:年轻守寡教子,受恶婆婆气

  曾纪纯的婚姻,起初像是众多悲剧中的一抹亮色。

  她嫁给了曾国藩好友、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之子郭依永,两人都热爱诗词,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堪称才子佳人。

  可惜好景不长,郭依永21岁便英年早逝,留下20岁的曾纪纯和两个幼子。

  更不幸的是,郭嵩焘的侧室——孩子们的庶祖母对纪纯极为苛刻。

  这位婆婆是小妾出身,没什么素质,却掌管家中财政,连灯油都要限量使用。

  

  才女曾纪纯不得不白天操持家务,晚上借着微弱的灯光教子读书。

  长期的劳累拖垮了她的身体,36岁那年,她追随亡夫而去,留下"灯前课子诵芸编,百感萦怀泪泫然"的诗句。

  五、小女曾纪芬:迟来的醒悟与幸福

  四个女儿都婚姻不幸,曾国藩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择婿标准和教育方式。

  小女儿曾纪芬是曾国藩41岁时生的,老来得女,格外疼爱,教育方式也更开明宽松,不再一味强调什么“妇德”,而是培养她的才学和能力。

  因此,与姐姐们不同,曾纪芬的性格活泼有趣,同时又十分独立。

  这一次,曾国藩不再急于定娃娃亲,直到纪芬18岁才为她选定了聂缉槼,而且,也不仅考察女婿本人,还详细了解对方父母的性格。

  

  聂缉槼科举失利后转向洋务,曾国藩非但不轻视,反而欣赏他的务实精神。

  遗憾的是,曾国藩没能亲眼看到小女儿完婚就去世了,但曾纪芬的婚姻却成为五姐妹中唯一幸福圆满的。

  聂缉槼从普通职员做起,官至浙江巡抚,他们育有12个子女,个个成才。

  92岁高龄去世时,曾纪芬身边子孙环绕,与姐姐们的凄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

  

  回顾曾国藩五个女儿的婚姻,我们会发现这位"半个圣人"在择婿问题上犯了几个致命错误:

  首先,他过分看重"门当户对",只考察男方父亲的人品,却忽略了婆婆的性格和女婿本人的德行。

  在给弟弟曾国潢的信中,他坦言:"择婿须观其母,悍妇之子多不肖。"

  其次,他总是定“娃娃亲”,又让四个大女儿都在十三四岁时就嫁出去。

  等发现问题时,碍于面子又不敢退婚。他在日记中忏悔:"嫁女太早,贻害无穷。"

  

  最重要的是,他用"三从四德"的枷锁束缚女儿,却不给她们必要的保护。

  当女儿在婆家受尽委屈时,他考虑的首先是家族颜面。

  曾国藩女儿们的悲剧,不仅是曾国藩"识人不明"的问题,更是那个时代女性集体困境的缩影:

  她们被教导成为贤妻良母,却没有被教会如何保护自己;她们被要求宽容忍让,却失去了追求自身幸福的能力。

相关专题:土豪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8 03: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