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天问二号发射在即,“问天”任务究竟是什么?

京港台:2025-5-28 08:51| 来源:央视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天问二号发射在即,“问天”任务究竟是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经工程任务指挥部综合研判决策,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天问二号是我国首个面向小行星探测的航天器,它的“问天”任务究竟是什么?

  天问二号计划要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及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目标进行探测?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天问二号又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天问二号发射在即,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这里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我身后的发射塔架内,就是即将执行天问二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目前天问二号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火箭即将开始推进剂的加注。

  此外,天问二号探测器已经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发射场完成了发射前系统间合练,任务各测控场站等实施了联调联控。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张润红:目前可以说我们整个任务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上午我们刚刚完成了常规推进剂加注前功能检查,目前星箭状态良好。前期我们所有的测试也经过了数据判读,都满足要求。

  天问二号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及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

  一次发射完成多项任务

  任务周期约十年

  天问二号总的任务周期大约是10年,其中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对小行星2016HO3的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则会继续它的第二项任务:对主带彗星311P的伴飞探测。为什么选定这两个星体作为探测目标?它们有什么特殊之处?

  2016HO3小行星位于距离地球数百万到数千万公里的深空中,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地球准卫星,但它并不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不属于典型的近地小行星,而是一颗轨道参数与地球几乎相同的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因此它几乎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公转,一直在地球附近“游荡”。据介绍,这类小行星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 张晓天这个小行星是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的一个活化石,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

  2013年,美国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内发现了一颗身后拖着多条尘埃尾、外观和彗星十分相似的小天体,后经进一步细致观测,证实它不仅拥有小行星的稳定轨道,还会偶尔释放尘埃,因此被称为“主带彗星”,并命名为“311P”,成为人类确认的第七颗主带彗星。主带是绝大多数小行星运行的主要区域,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汇聚了太阳系内超过90%的小行星。

  

  传统理论认为,彗星一般来自太阳系边缘,包含着大量的冰物质。当它们靠近太阳时,内部冰物质受热蒸发,会形成壮丽的彗尾。但311P却定居在小行星带,这里过于靠近太阳,阳光辐射强,被普遍认为难以保留水冰等挥发性物质。主带彗星打破了天文学家的固有认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 张晓天:311P它是运行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的一个小天体,它既有彗星的物质构成的特征,又有小行星的轨道特征,所以对它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还有它的演化机制等等。

  完成多项任务 面临哪些困难?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大约38万公里,而小行星2016HO3即便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相当于地月距离的大约40倍。而主带彗星311P的位置则更加遥远。对如此遥远的星体进行伴飞,还要对小行星进行取样返回,天问二号会面临怎样的困难?这次任务和以往相比,又有哪些新的突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 张晓天:天问二号所要面临的困难,我想大概包括几个方面,分别是导航、取样难、返回难和转移难。

  咱们先说导航难,这个小行星2016HO3,它大约就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天问二号要在茫茫宇宙中各大星球之间精准地飞向一个足球场,那么你可以想象它的难度。

  第二个方面是取样难,在小行星上着陆的和在月球或者火星上着陆非常不同。月球重力是地球的1/6,火星大概是1/3,而这次的小行星只是地球重力的百万分之一,几乎是可以忽略的。因此没有办法行星的万有引力把探测器吸过去,完全要靠天问二号精准的轨道姿态控制贴上去。这更像是什么呢?在高速公路上有个大货车,我们要开一个小汽车贴上去,然后用爪子扒住它,伸手去车厢里边拿走一个货物,然后再脱离,此时如果你再考虑到这两辆车实际的速度是30公里每秒,就可以想象这个难度了。

  

  第三个方面是返回难。天问二号取样完成之后,还要飞回地球,分离释放返回舱。这个时候它的速度比嫦娥从月球返回的时候还要高出大概30%。天问二号是我国首个要以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并且实现软着陆的航天器。如何克服返回过程中的严酷力热冲击,保证样品安全返回,这也是具有极大挑战的。

  最后是转移难。天问二号在释放返回舱之后,主探测器要利用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再次飞向深空。在之后的七年中,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轨道转移机动,最后到达目标主代彗星311P。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边,天问二号的结构部件、电源系统等等,都要在未知的深空环境下可靠地工作,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天问二号将开启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新阶段

  2020年,我国曾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专家表示,此次即将发射的天问二号将开启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的新阶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 张晓天:天问二号是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2020年的时候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并且在2021年5月份成功实现了在火星表面的软着陆。祝融号火星车也成功实现了对火星表面的巡视探测。天问二号可以看作是行星探测工程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它的目标是实现小行星探测。在未来还会有天问三号、天问四号。天问三号将实现对火星表面的采样返回,因此我们可以说天问二号也可以看作是为天问三号提供了很重要的前期技术储备和技术验证,之后的天问四号还会瞄准更远的木星和天王星的探测,所以说未来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期待的行星探测的重大任务上演

相关专题:航天航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8 10: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