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美国以稳定币巩固美元地位 促中国探讨使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台北2日电)彭博社报导,美国参议院上月通过监管稳定币的法桉,一直禁止加密货币活动的中国,也提出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体系的重要性。经济学家们认为,随着美国以稳定币巩固美元的主导地位,中国应探讨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
报导指出,中国一向禁止加密货币活动,但近期中国官员的言论,带出人民币(专题)稳定币在全球支付体系角色的讨论。
6月中在上海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区块链和分布式帐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实现了『支付即结算』,从底层重塑传统支付体系,大幅缩短跨境支付链条,同时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潘功胜又表示,在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下,传统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容易被政治化、武器化,作为单边制裁工具使用,破坏国际经济金融秩序。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论坛上也表示,美元稳定币可能会进一步推动美元化现象。
美国参议院上月通过监管稳定币的法桉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稳定币可以加强而不是威胁美元的主导地位。全球用家可能更喜欢美国挂钩的稳定币,而不是欧洲或中国央行的数位货币,因为这些稳定币由美国监管的私营部门发行。
报导指出,中国长期以来认为加密货币对金融稳定和资本管制构成威胁,但经济学家们看到中国发展人民币稳定币的机会,部分原因是川普政府愈来愈支持发展数位代币。
摩根士丹利日前建议,中国可以透过香港(专题)尝试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避免违反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规定。
摩根史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对中国来说,拥抱主权货币代币化的趋势,对于在数位基础设施竞赛中保持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稳定币通常与传统法定货币挂钩,由私人公司发行,作为一种更快捷、更便宜的跨境支付方式,大多数稳定币与美元挂钩,并由短期美国国债等美国资产支持,预计到2030年稳定币总供应量将达到3.7兆美元。
报导指出,中国经济学家正敦促发展与人民币挂钩的替代方桉。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沉建光表示,如果不作出努力,中国可能会在下一代的货币领导竞赛中落后;京东创办人刘强东向员工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所有主要市场申请稳定币牌照,将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并将结算时间缩短至10秒以下。
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前中国人民银行顾问李扬表示,中国应採取「双轨制」策略来加强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包括扩大货币互换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同时利用香港的金融机构推广与人民币挂钩的离岸稳定币。
报导提到,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正式设立法币稳定币的发行人发牌制度,京东和蚂蚁集团预计将是首批申请牌照的科技巨头。在上海上市的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也表示计划申请执照,该公司经营全球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