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最富的省,最穷的省,都绷不住了

京港台:2025-7-4 12:49| 来源:国民经略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最富的省,最穷的省,都绷不住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不以GDP总量简单论英雄。

  人均GDP、人均收入,是衡量一地真实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GDP代表的是财富创造能力,人均收入衡量的是居民收入水平。

  只有人均GDP、人均收入“双高”,才是真正的“民富”之地。

  01

  谁是人均GDP第一省?

  内地共有31个省份,包括4个直辖市,京沪津都是城市型政区,不宜与普通省份同等比较。(参阅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

  抛开京津沪,人均GDP最高的是江苏(16.3万元),站上发达经济体2万美元的门槛。

  最低则是西北的甘肃,仅为5.3万元,约为江苏的1/3,相当于10年前全国平均水平。

  这是2024年全国内地各省份人均GDP排行:

  

  总体来看,人均GDP最高的5个省:江苏、福建、浙江、广东、内蒙古。

  最低的5个省:甘肃、黑龙江、广西、贵州、吉林。

  其一,江浙比广东更富裕,并不出人意料。

  同为发达地区,江苏、浙江发展相对均衡,江苏“十三太保”全部跻身百强市,民富指数相对较高。

  与之对比,广东地理环境多样,既有富可敌国的珠三角,也有广袤的粤东西北,存在一定短板。

  其二,内蒙古人均GDP何以力压山东?

  不只是内蒙古,就连下辖的鄂尔多斯市,人均GDP也力压京沪,位列全国第一。

  答案也不复杂:家里有矿。

  内蒙古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一应俱全,煤炭、稀土、锡矿、石墨、萤石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资源型产业很容易壮大GDP总量。

  其三,工业大省人均GDP普遍更高,农业大省相对较低,能源大省居于两者之间。

  作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我国拥有众多万亿级大产业,工业能创造更大的附加值,带动省域经济崛起。

  农业大省肩负起粮食安全的重任,但农业体量相对有限,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人均创造的经济增量也相对有限。

  能源大省,借助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能迅速做大经济总量。

  但经济总量却未必能转化为更强的生产力,容易陷入“资源诅咒”。

  02

  谁是人均收入第一省?

  如果说人均GDP衡量的是一个地方的整体富裕程度,人均收入则是更接近于现实的“民富”指标。

  一般而言,人均收入明显低于人均GDP,这一比值全国平均为43.1%,最高的省份达到57%,而最低的仅有35%。

  原因在于,GDP总量由政府税收、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构成,属于居民收入的,只有劳动者报酬及转移性支付这一部分。

  这是2024年内地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其一,从人均收入来看,排在前列的清一色都是沿海省份,浙江超过江苏,拿下了省级层面(不含直辖市)的第一。

  浙江不仅人均收入更高,而且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全国最低,被赋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不是没有理由的。

  2024年,浙江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仅到1.83,全国为2.3;

  地市间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为1.53,而广东、江苏均超2倍。

  其二,各省人均收入明显低于人均GDP,资源型省份差距更大。

  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一些资源型省份靠着采矿业迅速做大税收和GDP。

  但矿产创造的收入,更多体现在政府税收、企业利润层面,能惠及普通劳动者的相对有限。

  当然,家里有矿,财政充盈,并非不能让全国市民共同受益。

  充沛的财力完全可以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动力,当无数城市为债务困扰,资源型城市反而有了轻装上阵的可能。

  其三,人均GDP、人均收入双双垫底的,不是地理环境复杂的西藏、青海,也不是人口流失严重的东北,而是甘肃。

  在古代,陇西地区曾经富甲天下,河西走廊更是丝路要道,甘肃曾经也阔过。

  但到了近现代,甘肃受制于位置偏远、生态脆弱、地理环境复杂、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欠缺等问题,经济相对单一。

  虽说西藏青海同样面临类似问题,但两地人口体量有限,且获得大量转移支付支持,人均GDP并不算太低。

  03

  哪些地方,人均GDP、人均收入双高?

  以人均GDP超10万元、人均收入超5万元,作为“高收入省份”的标准。

  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苏浙粤三个省份能够跻身其中,称得上真正的“民富”之地。

  如果将标准放宽,人均收入降到4.5万元,那么福建也符合这一标准。

  不难发现,这7个省份都有一些共同特征:都是经济大省、转移支付净贡献大省和民营经济大省。

  再加上山东的话,东部8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近半壁江山,财政收入占比约6成,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9成。

  此外,从人均角度来看,辽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没落,人均GDP位居中游,而人均收入则跻身Top10之列。

  同样,重庆综合竞争力的与日俱增,也是不争的事实。

  人均GDP突破10万元,人均收入逼近前十,是否还需要大量转移支付,值得讨论。

  西藏、青海等地,得益于各类转移支付的帮扶,人均指标比想象中的更为乐观。

  反倒是人均GDP、人均收入双双垫底的甘肃、贵州等地,或许还需要更多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2 02: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