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差点关门! 华人打拼40年的中餐馆,子女守不住了

京港台:2025-7-5 23:27| 来源:加国无忧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差点关门! 华人打拼40年的中餐馆,子女守不住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华裔相关新闻,最新动态!

  在多伦多市中心,一家由华人(专题)移民(专题)创办的中餐馆见证了一家人四十年的打拼。如今女儿们接手,却面临高涨的关税、顾客流失、经营成本飙升……正将这些老店推向悬崖边缘。这不仅是一家餐厅的挣扎,更是无数移民家庭“传承”与“生存”的现实写照。

  在多伦多市中心家族餐馆的一角,Jeanette Liu 的小儿子正吃着一盘辣子鸡,顾客围坐在餐桌旁,服务员在餐厅里忙碌穿梭。

  这个夏天儿子将在粤东餐馆(Yueh Tung)度过,让她感觉“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她自己的童年记忆里,几十年来,这个空间里充斥着盘子碰撞的咔嗒声和父母烹饪的香味。

  她还记得父母那段辛苦劳作的日子——每天工作15小时,满怀骄傲地为门口排队的顾客服务。那是他们于1980年代初从印度(专题)移民至多伦多后,追逐“加拿大(专题)梦”的真实写照。

  Jeanette 回忆说:“我父亲每周工作七天。他只在圣诞节那天休息一天,而且只休息一个早上,然后他会自己一个人立刻回去工作,为第二天做准备。”

  她说,粤东很快就成为社区居民享用融合印度风味的传统中餐的地方。

  6个月前,Jeanette和妹妹Joanna决定全面接管这家餐馆,不仅是为了让父母退休,也是为了应对川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小本经营成本上升、以及公众用餐习惯的改变。这些因素让他们的“加拿大梦”难以为继。

  

  在经济不确定的当下,像Jeanette这样的第二代移民小生意店主正在苦苦思索,如何延续父母的事业,以及这会带来怎样的代价。

  她说:“我们不希望他们退休时,看到自己一辈子辛苦打拼的成果就这样结束。”

  “真的很困难。租金上涨了,进货价上涨了,食材价格也上涨了,但菜单价格又不能涨太多,否则顾客就会被吓退。”

  泰餐Salad King在多伦多市中心拥有两个门店。店主Alan Liu的家人于1990年从香港(专题)移民到加拿大,随后接手了这家餐厅,并于2010年将其交由他经营。

  

  Alan表示,过去几个月,由于关税影响,食材成本上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他预计到夏季末,鸡肉成本可能上涨多达50%。

  他说:“作为第二代接班人,我们会想:‘这就是我们的专长,这是我们热爱的事业,我们已经做了35年,但市场在变。’这是暂时的变化,还是长期的?我们又该如何撑过去?”

  他为能提供实惠餐食为荣,但也坦言,除了关税影响外,疫情之后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居家办公,外出用餐的次数减少,消费也趋于保守。

  他说,在父母经营Salad King 的二十多年里,虽经历过经济衰退,甚至他接手那年发生了建筑部分坍塌,但都没有如今这么难。这一切让他感觉“被打懵了”。

  “就像是头部被打太多次,以至于已经没有感觉了。你一直处于麻木、挣扎求生的状态。”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家庭经营的餐厅。

  在安省金斯顿市,Maria Cronk继承了母亲创办的精品店 Fancy That。她表示,已有供应商因为关税调高了价格,她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

  “我觉得消费者已经到了他们愿意承受的价格极限,”Cronk还提到,有些服装品牌告知她,因无力承担成本,明年春季不再安排生产计划。

  Cronk的母亲1970年代初从瑞典移民到加拿大,开办了这家店。后来因母亲生病,Cronk接手经营,如今她自己的女儿们也参与其中。

  Cronk说,延续并传承家族生意,就意味着要经历各种起伏。但让她坚持下去的,是家人投入其中的辛劳与爱。

  

  “我为我母亲当初创立的一切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在没有她的情况下继续发展而自豪,”Cronk 说,“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建立起一个有归属感的社群。”

  回到粤东餐馆,Jeanette在前台为顾客结账、打包外卖,而她的妹妹 Joanna在厨房里炒锅、做面。

  Jeanette说:“我觉得我父母一直告诉我,这也是移民文化的真实写照:低头干活就对了。”

  就在两个月前,这家餐馆几乎面临关门的命运。她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最后一搏”,如今餐馆的顾客有所增加,她希望这种势头能持续下去。

  Jeanette表示,粤东说不只是一个餐馆,更象征着父母的牺牲和他们在加拿大建立起的社群。“延续这份传承,就是我们接手餐馆的核心原因。”

  她还说,粤东对他们一家而言,就像是“第八个家庭成员”,因为她从小在五个兄弟姐妹中成长。

  “我希望当我带爸爸回来,当妈妈回来坐下用餐时,他们能真正感受到,自己这些年来倾注在餐馆的一切,终于有所回馈。”

  

 

相关专题:华人,中餐馆,华裔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0 04: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