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欧洲的困境:全球贸易体系剧变 深陷中美两国夹击

京港台:2025-7-9 11:52| 来源:纽约时报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欧洲的困境:全球贸易体系剧变 深陷中美两国夹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曾几何时,许多人以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或许能成为欧洲与中国拉近经济关系的理由。他打算加征的关税几乎没有把美国的长期盟友欧盟与美国霸权的主要挑战者中国区别对待。

  情况没有像人们指望的那样发展。

  欧盟反而发现自己处于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地缘政治夹缝中。

  在布鲁塞尔,欧盟官员正试图赶在特朗普对欧盟征收可能会重创欧洲经济的高额全面关税之前,与美国敲定一个贸易协议的粗略框架。与此同时,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正试图敦促中国政府停止支持俄罗斯,停止用大笔的国家资金扶持本国工业,并放慢廉价商品流入欧盟的速度。

  但在全球贸易体系剧烈变动的时刻,欧盟也需要与中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超级大国。

  欧盟的领导人原定于7月底前往北京参加峰会,但有关计划一直处于变动中。各方对此次会晤的期望很低。虽然中国推动的说法是,特朗普反对多边贸易的做法正在将欧洲推入中国的怀抱,但欧洲对中国做法的不满有增无减。

  “欧洲没有中国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欧洲问题研究员莉安娜·菲克斯说。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雅·卡拉斯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在布鲁塞尔。 YVES HERMAN/REUTERS

  上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与欧盟领导人举行会晤,为峰会做准备时,双方的紧张关系展露无疑。中国称会晤富有成效,否认双方之间存在冲突。欧盟官员则强调了一些挥之不去的痛点,包括贸易失衡。

  分歧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变得更加明显。欧盟最近采取行动限制政府采购中国医疗器械,称中国的政府部门一直不公平地对待欧洲企业,有必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在周日宣布将采取反制措施。

  但欧盟仍与中国保持着微妙的互动。这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广泛。欧盟的许多国家仍严重依赖中国提供的工业原材料。欧盟对华出口依然可观,尤其是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密切贸易关系的德国。

  然而,就在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激增的时候,欧盟向中国的出口却一直在减少。随着来自快时尚零售商Shein和Temu的廉价产品涌入欧洲市场,政策制定者们已在努力加强对此类进口的限制。欧盟领导人经常抱怨称,中国的国有银行提供给本国制造商的补贴如此之高,以至于欧洲企业无力与之竞争。

  欧洲的抱怨并不仅限于贸易领域。欧盟官员对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的行为感到愤怒,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燃料和其他产品的市场,削弱了欧盟的制裁效力。

  

  俄罗斯导弹袭击了乌克兰斯洛维扬斯克,摄于上个月。欧盟官员对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感到愤怒。 DAVID GUTTENFELDER/THE NEW YORK TIMES

  欧盟的目标不可能是切断与中国的关系,丹麦外交大臣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说。“目标是在更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接触,把我们的做法变得更具交易性,”他上周五在记者会上说。

  随着美国为了缩小贸易逆差、增加政府收入并推动制造业回流而颠覆了全球贸易体系,欧盟发现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欧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创立初衷是促进跨境贸易,至今它仍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

  欧洲要“向世界展示,在基于规则的基础上与众多国家进行自由贸易是可能的”,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上个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欧盟已经深化了与瑞士和加拿大等志同道合国家的贸易关系。冯德莱恩暗示,欧盟可能更进一步。欧盟可能会寻求与一个由11个国家组成的贸易集团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该集团包括日本、越南以及澳大利亚,但显著排除了美中两国。

  但就在冯德莱恩试图采取攻势的时候,欧盟官员们数月来却始终疲于防守。

  究其根源,欧盟在质疑美国和中国的政策时,但它同时也受到这两个大国的夹击,并在两者之间进退维谷。

  

  零售商Shein的包裹在中国广州的一家服装厂等待发货,摄于今年2月。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无论欧盟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结果如何,欧盟对美出口关税必将高于年初水平。美国官员已多次表示,目前征收的10%全面关税没有商量的余地。

  欧盟官员们也可能为达成协议被迫做出让步,包括承诺对华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欧盟同意特朗普关于中国一直在采取不公平贸易做法的观点。但鉴于双方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欧盟的施压力度有限。

  最近,中国用一种对欧盟不利的方式,再次让它切实感受到了这一现实。

  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回应,中国对稀土磁铁的出口进行了限制,这种磁铁对生产一系列产品至关重要,从汽车、无人机,到工厂用的机器人以及导弹。

  由于中国主导着稀土生产,它能用这种限制重创贸易伙伴。

  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们最初曾希望,中国的限制措施主要冲击的是美企。但欧洲的企业在获得中国批准以购买稀土产品时,也面临着长时间的拖延。

  拖延不仅是由于中国在处理大量申请时需要解决组织工作的问题,而是似乎与欧盟与中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一个贸易争端有关。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技术转让或共享作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最近,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公司发现,它们已远远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已引领了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大众汽车合资企业在上海的一个汽车存放场,摄于今年4月。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鉴于此,欧盟官员正要求中国企业以技术转让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交换条件。

  欧盟还追随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这种半导体既能军用,也能民用。

  此举引发中国强烈不满。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要求欧盟取消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管制,作为恢复稀土产品供货谈判的一部分。

  “王文涛部长提出,希望欧方相向而行,采取有效措施,便利、保障和促进高技术产品对华合规贸易,”中国商务部在上个月的一份新闻发布中写道。

  欧洲官员可能会在本月的北京峰会上继续向中国官员施压,让他们提供更为稳定的稀土供应渠道。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表示,商会也希望此次会议能够聚焦于说服中方官员推动更加透明和可预期的监管制度,并解决外国公司在中国经商日益困难的问题。

  但发生有意义的变化,或是让欧洲与中国关系更加紧密的前景并不乐观。欧盟的态度并不积极。

  冯德莱恩上个月在加拿大出席七国集团峰会时发表讲话称,中国采取的是“主导—依赖—胁迫”的循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6 17: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