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亚洲为何吞特朗普关税重拳?专家指向中国因素

京港台:2025-7-10 00:26|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亚洲为何吞特朗普关税重拳?专家指向中国因素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虽然仍在跟各国谈判,但美国总统特朗普週二又宣布将对铜和药品加征关税,并准备寄关税通知信给至少7国。此前,特朗普已公布针对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税率;有专家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施压这些国家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所采取的策略之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週二(7月8日)在社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将于週三早上发布贸易公告,涉及至少7个国家。

  週一晚间,特朗普宣布对14个国家实施新关税税率,其中大多数是亚洲国家,包含日本、韩国、柬埔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老挝和缅甸,税率介于25%至40%。

  特朗普表示,虽然这些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但仍有谈判空间,“如果(有国家)提出不同的方案,而我喜欢的话,我们就会接受”。

  特朗普为何针对亚洲国家?

  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这次集中针对亚洲国家,是美国间接打击中国的策略,目的是在中美持续的贸易与战略竞争中,削弱中国的区域贸易网络。

  中国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缅甸和印尼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柬埔寨与泰国的最大进口来源国。这意味著,这些亚洲国家与中国经贸联系密切,而美国藉由对这些国家施压,有可能迫使它们重新考虑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上週,特朗普政府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同意将对越南的关税降至20%,但其中一项条款规定,对所谓的货物转运(即中国透过越南等地向第三国销售货物)征收40%的关税。

  越南与美国的协议可能成为其他亚洲国家与特朗普谈判的范例,但部分观察人士指出,若美国在与各国的贸易协议中纳入限制与中国贸易的条款,恐怕会适得其反。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莱瑟(Gareth Leather)表示:“若如部分报道所言,美国正试图让亚洲其他地区把中国排除在区域供应链之外,那么谈判可能会出现问题。”

  莱瑟指出,这些亚洲国家可能会担心损害与中国的关系,担心遭到中国的报复。中国对它们而言,不仅是比美国更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更重要的投资来源。

  凯投宏观另一位分析师威廉斯(Mark Williams)也认为,鉴于越南对美国出口的商品数量,该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因此美国及越南达成的贸易协议并不是“其他国家必须跟随的范本”。

  他强调,对其他国家来说,从美越贸易协议以及美国之前与英国达成的协议得到的关键教训是,“他们都会被预期要限制部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今年6月达成的美英贸易协议中包含了一项条款,要求英国遵守严格的美国安全要求,例如审查供应链和公司所有权,此举被视为针对中国。

  一切都只与中国有关吗?

  特朗普週一公布给各国领导人的关税通知信中,称这些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对经济甚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再加上特朗普政府早前已经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框架,美中贸易战宣告暂时休兵,可见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税问题并非仅是剑指北京。

  过去几週以来,特朗普批评日本“被宠坏”,且没有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尤其是农产品。另外如韩国及印度也被特朗普政府点名没有购买足够美国农产品。

  日本及韩国都已表态将持续与美国谈判。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经济顾问雷恩施(Bill Reinsch)向DW表示,考虑到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一些亚洲国家可能不会愿意做出足够大的让步来安抚他。

  他认为,目前让各国裹足不前的原因可能是,“如果我们现在同意了什么,你(特朗普)会不会两週后又针对其他产业加征关税?”雷恩施强调,如果美国无法被信任,“很难让人愿意做出承诺”。

  特朗普再宣布对铜、药品加征关税

  盡管与各国的关税谈判尚未结束,特朗普週二在内阁会议上再度宣布新关税。

  特朗普称,美国将针对进口铜及相关衍生品征收50%的关税,并且很快会对半导体和药品征稅,其中药品税率可能高达200%,但会提供约一年的缓衝期。此举被视为进一步扩大这场已经引起全球市场震动的贸易战。

  铜对电动车、军事装备、电网和许多消费品的生产至关重要。这项新关税将与先前已实施的钢铁、铝和汽车进口关税相呼应,但目前尚不清楚针对铜的关税何时生效。

相关专题:川普,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7 08: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