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印度坠机调查:聚焦发动机燃油开关为何关闭

京港台:2025-7-12 17:47| 来源:新华社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印度坠机调查:聚焦发动机燃油开关为何关闭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印度(专题)航空事故调查局12日发布一个月前印度航空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报告披露两名飞行员的对话内容等细节,显示客机起飞后不久,两台发动机就失去了燃油供应。多名人士表示,调查重点已缩小到“发动机燃油开关的操作上”。

  发动机失去燃油供应

  这份长达15页的报告显示,涉事客机起飞后不久,两台发动机失去燃油供应。

  报告说,客机坠毁前,控制两台发动机燃油流量的开关在一秒内先后从“运行”切换至“切断”位置。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录音中可以听到其中一名飞行员问:“为什么要切断飞机供油?”另一名飞行员回答:“我没有”。

  报告还显示,客机坠毁时两个开关都移回到了“运行”位置,其中一台发动机有恢复运行迹象,但最终无力回天。其间,一名飞行员发出“MAYDAY MAYDAY MAYDAY”求救信号。调查人员说,这一过程将成为调查重点。

  但报告没有说明,上述对话中哪些是机长说的,哪些是副驾驶说的,也没有说明发出求救信号的是谁。

  报告说,从机场监控视频可以看到,飞机应急能源冲压空气涡轮在客机起飞后立即开始工作,表明客机失去动力。飞行路径附近未观察到明显的鸟类活动,客机飞过机场围墙前即开始下降。

  报告同时显示,客机失事时襟翼设置和起落架位置均为正常。

  

  这是报告正文内的附图,图片显示失事客机的冲压空气涡轮在爬升阶段就已弹出。

  空难时间线

  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空难发生的时间线:

  当地时间6月12日11时17分左右,这架客机飞抵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进行飞行前的准备工作。13时37分左右,飞机开始在跑道滑行并离开地面。13时38分左右,飞机的两个发动机燃油开关先后出现异常,被短暂切断。大约半分钟内,飞行员发出紧急求救信号。5秒钟后,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停止记录,飞机在机场附近坠毁。5分钟后,机场救援消防车赶往事故现场。

  

  这是涉事客机的黑匣子照片。(报告附图)

  据印度媒体报道,坠机事故共造成274人遇难,其中包括33名地面人员。

  

  6月12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人们在客机失事现场运送一遇难者遗体。新华社发

  两名飞行员是谁?

  报告指出,客机发动机燃油开关曾被“短暂切断”,导致驾驶舱出现混乱,外界因此将关注点转向执飞这架客机的机长和副驾驶。

  报告和媒体报道信息显示,机长苏米特·萨巴瓦尔56岁,累计飞行时长超过15000小时,其中8596小时执飞波音787。据《印度时报》报道,萨巴瓦尔曾在机场与家人通话,承诺抵达英国伦敦后会再次联系。

  副驾驶克莱夫·昆德尔32岁,2020年考取商用驾驶员执照,具备空客A320和波音787的副驾驶资质,累计飞行时长3403小时,其中有1128小时担任波音787副驾驶。

  印度媒体援引昆德尔家属的说法报道,他自学生时代就怀揣“飞行梦”,2012年开始其飞行员生涯,2017年加入印度航空。

  

  6月14日,印度航空部长拉姆·莫汉·奈杜(中)在新德里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印度政府新闻信息局供图)

  人为因素?还需继续调查

  专业航空网站“气流”8日援引多名调查知情人士消息报道,调查重点已缩小到“发动机燃油开关的操作上”,完整分析报告可能还需数月甚至更久才能完成。

  专家表示,燃油开关不可能被意外触动。美国航空安全专家安东尼·布里克豪斯表示很难相信是飞行员故意为之,“如果飞行员这样做,动机是什么?”

  美国航空专家约翰·南斯说,两个燃油开关在一秒内先后切断,这大致相当于人为操作的时间。他强调,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尤其是在爬升阶段,正常情况下绝不会关闭这些开关。

  将燃油开关切换至“切断”位置会立即导致发动机熄火,通常仅在飞机到达停机位置、关闭发动机时,或是在“发动机起火”等紧急情况下才会作此操作。而调查报告显示,当时并不存在任何需要切断发动机的紧急情况。

  

  这是涉事客机的推力杆和燃油控制开关(报告附图)

  报告指出,两名飞行员在起飞前获得充分休息,接受了酒精含量呼气测试,结果显示适合执行本次任务。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表示,调查仍在进行,已向相关方“索取补充证据和资料”。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空难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应在事发之日起30天内,发送给有关参与调查的国家和国际民航组织。最终报告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相关专题:印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9 23: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