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口音决定收入!英国最吸金的口音是...

京港台:2025-7-18 04:20| 来源:悦居英伦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口音决定收入!英国最吸金的口音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话说,英国是个讲究阶级的社会。

  而所谓阶级的体现呢,又能细化到生活方式,教育背景...等等方面。

  

  其中,最能体现本人阶级的元素之一,可以说是口音了。和咱们中国偏重于以地域划分的口音不同,英国人的口音,不仅仅是对出生地的体现,更是对原生家庭和素质涵养的体现。

  

  

  这样一来,所谓“口音决定你有没有工作”的现象,在英国其实很常见。虽然大部分hr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如果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诸如拍卖行,金融理财,艺术品交易等超多金行业里,从业人员的口音和讲话style,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同一性。

  

  据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副教授Michael Kraus主导的一项研究发现,操女皇口音(Queen's accent)的人,往往从事着收入最高的工作。

  

  关于什么是Queen's Accent,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说得形象一点,这就是英国王室成员说话的口音,或者一群伊顿学生聊天的口音。如果说女王本人的口音比较传统,那么新一代年轻人(特别是男生)可以考虑以下视频的style:

  研究者发现,面试者仅仅说7个词,面试官就会根据他或她的发音方式来判断对方的背景,从而决定是否录用,起薪多少。

  最受面试官认可的口音,叫做received pronunciation(简写为RP),也就是英语里的标准普通话/播音员口音。

  那么为啥要叫做received呢?这个received(被接受的),传达出的意味就是“被认可的”。比如说,received wisdom,就是被认可的睿智。

  那与之相对的unreceived/unaccepted wisdom,是个啥呢?那就是旁门左道,或者江湖智慧了嘛,或者你也可以说是street wisdom。

  received也好,street也好...虽说“黑猫白猫,抓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但是在英国,传统的刻板印象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职场格局。有些背景并没有很好的能人,即使登上高位,也免不了俗地去改良口音。

  比如平民出身的撒切尔夫人,就在英国国家大剧院接受专业发声教练的指导,弱化自己林肯郡的原生口音。

  

  又比如,赫本出演《窈窕淑女》的角色Eliza Doolittle,说的就是进城卖花姑娘如何通过口音训练,被改造成了时髦的伦敦小姐...

  很多匿名的受调查者,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了所谓“口音决定待遇”...

  “我的对外英语老师建议我改掉歪国口音,然后试着和BBC新闻主播的口音靠近,多年之后,我发现这些建议真的有用!”

  “我来自苏格兰北部(old money聚集地),目前在梅菲尔上班无压力 ~ 但是我一个同行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的兰开郡口音总被嘲笑。每次她一说话,大家就起哄‘troooble at mill’(英文原句是trouble at mill,常用来指代磨坊主和工人的对话,可以翻译成‘翠花又找茬儿了’)。我跟老板就比较会聊Spey河哪个支流适合钓三文鱼之类的。”

  “我在伯明翰长大,在通讯界工作,是一家爱尔兰公司的总经理。通过努力,我让自己的地方口音听上去更清晰。比起那些有阶级和教育优势的人,我的强项是看上去聪明,说话犀利,然后脑子转的比别人快。”

  “我在苏格兰生活了49年,还是没法模仿苏格兰口音。模仿得好是牛b,模仿不好就是傻b。(顺便,我说是汉普郡(生活比较富裕有品的地方)方言,所以在苏格兰活得倒也自在。)”

  “我出身在曼彻斯特,搬到萨里郡以后,我上学就被霸凌,然后我很快学会了上流伦敦腔。然后我爸又搬到纽卡斯尔,我又马上掌握了当地的Geordie口音。”

  嗯,基本上呢,口音也是英国“暧昧文化”(或者闷骚文化)的一种体现吧。

  不过,要不要“修正”自己的口音,我倒是觉得见仁见智。毕竟,就算是所谓的recived pronunciation,也不是空穴来风。加强自身实力,再慢慢让自己的口音和语言被承认,被推广,是我比较喜欢的做法。

相关专题:英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9 00: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