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加拿大留学7年后,我在餐馆当服务员

京港台:2025-7-21 05:23| 来源:真实人物采访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加拿大留学7年后,我在餐馆当服务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留学生最新动态
专题:多伦多大都市区 相关新闻报道

  从小母亲就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里的安排下,15岁那年独自一人出国留学。如今在国外生活七年,遇过奇葩也遭过白眼,发现老外有好有坏,一言难尽。

  我认为,无论经历什么,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都应该时时刻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如今毕业一年,我在加拿大(专题)做蓝领服务员,全力拼绿卡

  1999年11月,我出生在湖北,相较于九零后,可能更接近零零后。我的母亲不同于一般的母亲,她个性十足,对我从不会“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还记得十来岁时,母亲就给我报团,让我自己跟着十七八岁的人一起参加夏令营。后来出国了,每年回国,她也会带着我一起旅游,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台湾(专题)、香港(专题)、澳门……

  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在河南郑州私立的寄宿学校上学。寄宿生活培养了我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的性格。

  但并没有因此感觉到孤独,相反,这是我最快乐的几年时光。那时班里的同学不多,彼此间感情紧密,到现在仍有联系。

  我出国主要是家里的想法,那时一位亲戚全家移民(专题)加拿大,因为这个契机,早在小学六年级,母亲就提过留学的事情。

  可那时太小,根本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直到初二,母亲四处奔波,提前一年为出国准备材料,突如其来的忙碌,将我从一头雾水的状态拉回了现实。原来,真的要出国了。

  准备的过程中,我还在网上结识了一些和我一样即将要出国的朋友,有时候就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很多都在现实中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2014年和妈妈在台湾旅游)

  出国前几个月,我回到郑州补习英语,天天坐在那和外教聊天锻炼口语。

  当时花了不少钱,大概几万块吧,然而去了加拿大才知道,只要胆子大,出国和谁都能练口语,感觉补习班那些钱白花了。

  2015年8月15号,我登上了经韩国飞往加拿大的飞机。可能因为从小就在寄宿学校,在上飞机之前,对未知的兴奋与好奇,压过了内心的孤独与恐惧。

  可是,踏上飞机看到周围陌生的一切,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将我从兴奋的座位上拽到幽深的大海里,那里海水淹没了一切,只剩下孤独。

  我默默落泪,也引得隔壁乘客感到疑惑,仿佛泪水可以填补内心孤独的空洞。

  我将习惯一个人,习惯孤独,也将习惯背井离乡的寂寞。

  在中介的介绍下,母亲将我送到了学习条件更好,但是更偏远的兰里,离温哥华开车大概要一个小时。在加拿大,出了城市是遍地的农田,我的高中也被包围在农田当中。

  加拿大教育局对于外来留学,未满十八岁的学生,会安排寄宿家庭。而我,遇到了一个极其奇葩的家庭。

  

  (2022年在温哥华渔人码头)

  我在一个三十多岁两百多斤的单身女性家寄宿,家里只有她和一条狗。最初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住,后来又搬过来一个女生,多亏了她的陪伴,面对那些欺负时才没有那么无助。

  老外做饭大多很简单,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可能好心做个米饭什么的,却根本都蒸不熟,但又不好意思不吃。那时还小,觉得很多事忍忍就过去了。

  然而,寄宿家庭的女主人更加奇葩,她把冰箱里面冻了七八年的肉给我们吃。她每天都出去工作,宠物就一直关在家里面,没地方上厕所,导致家里味道特别大。

  我和舍友实在忍不了了,找到学校老师,申请换寄宿家庭。这家主人似乎是骗了教育局才拿到的寄宿资格,所以我们换得特别快。

  新的家庭有一对夫妻和两个儿子,他们对我特别好,平时有什么要求都会尽力满足。

  我在他们家只住了不到两年,但直到现在都有联系。有一次回到加拿大,临时找不到住处,也是他们收留了我。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也都有坏人。俗话说得好:“安乐寻常,事无绝对。”

  

  (2020年我和关系很好的寄宿家庭)

  除了寄宿家庭的奇葩,我更没想到,有一天也会亲身经历种族歧视。国内很少发生民族间的歧视,对待外国人也十分友好。

  可是,我们学校的有些老师,对中国人偏见特别大。其中一位老师,更是放话说:“只要我在这学校一天,你们就别想毕业。”

  有一天学校举办话剧表演,大概四五个小时,本身在国外没人管玩不玩手机,染不染头发啥的。

  然而,那天中场休息时,只剩下我和另一个留学生(专题)留在座位上,一个不认识的老师,走过来非说我们国际留学生都在演出时玩手机。

  我说现在是中场休息时间,她更咄咄逼人,说我要再说一遍,就要把我手机夺走。

  如果真玩了,也就算了,我顶多也就拿手机看了眼时间。后来没有顶撞他,而是选择直接离开,结果那个老师不依不饶,最后还告到了校长那里,非让我写道歉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莫名其妙被冤枉的感觉并不好受。直到后来一个看到全程的男生出来安慰我说:“琳达,刚才我看到了整个事情,但觉得毕竟是老师,不好帮你出头,实在是不好意思。”

  这几句看似简单的安慰,却让我感觉特别温暖,感谢他在无助的时候帮了我。

  后来再次开学,发现少了好几个同学,我才知道被学校有种族歧视的老师逼走了。她给学生发邮件,要么你们回国,要么你们就转校,我们学校不接受你们。

  这些不公正的事情,对于当时未成年的我们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少不了白眼非议,个中艰辛,唯有自知。

  

  (2018年高中毕业典礼)

  2018年,高中即将毕业,准备继续在加拿大留学的我,面临两个升学选择:一个是去上大学,另一个是去读学院。

  大学综合性更强,与国内的大学差不多;而学院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毕业后也可以考本科。

  在加拿大蓝领和白领没有明显不同,有些蓝领的薪资还要高于白领。而且,我的成绩并不特别拔尖,忽上忽下还严重偏科。如果去读大学,家里可能还要多花好几百万。

  再三考虑之下,我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最终决定去温哥华社区学院学习西厨。

  学院只用读两年的时间,出来就可以拿三年的工作签证,有了这三年工签,我就可以想办法拿加拿大的永久居留证明,也就是身份了。

  一个人在外面待久了,会变单纯。可这世道难测,不能因为是个老外,就曲意迎合,也不能因为是个同胞,就掉以轻心。

  毕业回国,赶上姥爷病重住在重症监护室,当时家里忙得不可开交。

  而我又面临加拿大的住房问题,因为18岁之后就不能住在寄宿家庭了,需要出去找房子。我不想麻烦家人,就自己一个人在网上找房子。

  当时看上一处房子,房东要定金,我傻乎乎的就给了,也没想过找朋友先去看看房子怎么样,直到几天后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我才意识到被骗了。所幸金额不大,吃一堑长一智吧。

  那次回加拿大的路上,手机在下飞机前十五分钟突然坏了,一个人拖着两个46斤行李下了飞机,孤独地站在机场,没租到房子,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一时间所有的委屈都涌了上来。

  可是,无论在国外的生活多苦多累多难,都是自己选择的路,要一直走下去。后来在机场借了手机,才联系上表姐收留了我几天。

  

  (2018年学院活动做义工)

  加拿大的学校特别注重实习经历,在学院的两年时间里,我找了好几份实习工作,去过中餐厅,去过西餐厅,也在加拿大五星级的酒店里干过。

  我在自己的领域里,不能说特别好,但是真的什么都试过了。年轻嘛,就是要多尝试。

  2020年,我从学院毕业,正赶上新冠疫情,被困国外无法回家。后来,祖国派了包机接我们,也就在这时,我接触到了自媒体,觉得为什么别人可以做,我不能做呢?

  如果做视频,不仅能让别人看到我的故事,可能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还能自己去看一看。

  这次回国后,我独自一人去青海甘肃旅游,遇到了导游的骚扰,所幸最后没有发生什么事。

  当时旅游团里只有我和另一对情侣,在旅游过程中,导游有意无意的支开其他人和我套近乎,逛街时还总是往我身上靠,到了酒店又想来我房间。

  发消息打电话骚扰我说:“你看,你真忍心不让我上去吗?”我又气又怕,给父母打了电话。导游见我态度强硬,才开始不停道歉。最后,我还是把他举报了。

  有好多人觉得这种事情的发生,是女生本身的原因,其实不是的,不是所有人都允许这种骚扰挑逗的话语行为。一个人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任何问题,一定要报警!

  在我看来,旅游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即使去相同的地方,也都有不同的新鲜体验。这次回国,也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跟加拿大比起来,祖国真的太繁荣了。

  由于疫情原因,亲历了祖国的强大之后,我特别不想回加拿大。但母亲却说,在外生活了这么久,回国也适应不了这边的社会。

  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终将沿着命运的车辙印,一直走下去。

  2021年6月,我返回了加拿大,希望趁着有工签的3年,拿到这边的身份。但说实话,温哥华这边风景和天气都很好,很多中国人想留在这里,办理移民却非常困难。

  很多人为了移民过来,花钱找老板担保,而我非常幸运,大学实习时遇到的一位阿姨,一直想找我去她那边工作,并且愿意给我担保拿身份。我没有花任何钱,正儿八经靠自己找到了这份工作。

  阿姨可能看我年龄不大,又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就把我当做女儿一样关照我。

  后厨辛苦,阿姨就安排我做轻松一些的服务员。算上小费,服务员挣得并不比后厨少。她还给我提供住处,并且不要房租。总之,非常感谢她。

  

  (2021年在加拿大出海冲浪)

  可能有的人会说,国外怎么好,国内怎么不好,反过来亦然。然而,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怎么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

  在我看来,国内繁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加拿大风光旖旎,生活节奏慢,适合养老。

  除了温哥华和多伦多,其他的地方和国内三四线城市差不多,很多地方出了城区就是农田。网上说在国外生活有一种高级的孤独感,高不高级我没感觉到,孤独是真的孤独。

  国内最不缺的就是人,可国外不一样,大家都很懒,蓝领反而很吃香。正常工作每周双休,每天八个小时,超过还有双倍工资。

  

  (2015年加拿大学校组织field trip)

  最后,是给准备出国,或者已经出国的小伙伴一些建议:

  首先,如果孩子出国留学的年龄比较小,家长真的不要只知道寄钱。可能你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外面都做些什么,还是要切实有效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活。

  第二,一定要从出国开始就定好目标,去哪里,学什么,比如高中的选修课。这很大一部分关系到后面能申请什么大学。

  最后,出门在外一定要擦亮眼睛。比如在加拿大这边租房的时候,每个省都会有自己的官方合同,有些人会拿不合规的合同欺负不懂的人。

  

  (2022年和帮助过我的姐姐一起吃法餐)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送我出去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上个月我拿到了加拿大的省提名,相当于移民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只要再走联邦,就可以拿到加拿大枫叶卡。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对从15岁到22岁的国外生活有了一个交代。

  未来我也将继续朝着这方面发展,争取早日拿到加拿大的身份。当然,我对自己的学历并不满意,以后肯定会回学校读书,提升自己的学历。

  至于太久以后的事,确实没想过,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来。俗话说得好:“九层高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相关专题:留学生,加拿大,加拿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1 10: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