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院选举牵动日本政坛,石破茂经历"艰难一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7月20日,日本(专题)举行国会参议院选举投票。截至20日深夜,根据日本官方的计票结果以及各大媒体联合进行的出口民调,由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可能难以拿到参议院过半数席位所需的50席。多家日媒称,这意味着日本政坛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执政联盟战后首次在参众两院都成为少数派。自民党去年10月在众议院选举中遭遇惨败,日本首相石破茂被迫组建少数派政府,此次参议院选举被视为他能否继续执政的艰难一战。20日晚,石破茂在电视节目中明确表示将继续任职。与此同时,在这次参议院选举中,主张“日本人优先”和排外主义的极右翼政党“参政党”“异军突起”,成为日本国内和国际关注的焦点。有分析认为,日本民粹保守政党势头上升,成为“少数决定性力量”,这被认为是日本进一步右倾化的“危险信号”。《纽约(专题)时报》称,若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失败加上选民转向极右的“参政党”,不仅将终结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在日本政坛的独霸地位,还可能引发“一场足以动摇日本的巨变”。

执政联盟将难达目标
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从20日早7时开始投票,当晚8时投票结束。日本参议院共设248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一半。本次参议院选举将改选125个议席,包括到期改选的124个议席和1个补选议席,共有522名候选人参与竞选。
日本共同社20日称,自民党、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将选举目标设定为“包括非改选议席在内获得参议院过半席位”。目前两党在参议院坐拥141个议席。此次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有75个非改选议席(无需参加本次选举),剩余的66个议席将参加改选(自民党52个,公明党14个)。两党需要拿下至少50个议席,才能保住参议院议席过半的“胜负线”。
日本时事社称,继去年10月的众院选举、今年6月的东京都议会选举惨败之后,执政联盟再次迎来“政治决战”。如果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也失去过半席位,石破茂政权运营将变得更加困难。
根据日本放送协会(NHK)、《读卖新闻》、日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20日联合在全国约1700个投票站对完成投票选民进行的出口民调,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将难以确保达到参议院过半数席位所需的50席”。在反对党方面,最大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呈现出议席数超过选举前的势头”,另两个反对党“国民民主党”和“参政党”拥有的议席大幅增加则“已成定局”。
据共同社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0日晚11时30分,自民党和公明党已分别获得27席和4席。NHK根据出口民调结果预测,自民党此次可能获得的改选议席为27至41席。自公两党总共获得的改选议席可能少于1999年两党成立联合政权以来获得的最少席位。最大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可能获得18至30席,有望超过此前的议席。另一个反对党国民民主党可能拿下14至21个议席,比此前大幅增加。“参政党”可能在参议院拥有10至22席,远超以前的1席。
对于初步统计结果,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当晚9时30分许在NHK开票速报节目中表示:“我在选举期间走访了全国,当时就感觉到这是一场严峻的选举,但结果比想象中还要严峻。”
反对党国民民主党的一名干部接受NHK采访时称,在去年众议院选举中,执政联盟失去超过半数席位,这次参议院选举中,“选民的民意也明确地展现出来”。他批评称,“自公两党政权在应对物价上涨的对策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可以说是毫无对策。”
日本共产党书记局长小池晃接受NHK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场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对现政权的不满和愤怒的选举战。”他同时担忧称,搞民族歧视和排外主义政党的出现是“严重的危机”。
石破政权是去是留?
20日晚10时左右,日本首相石破茂在NHK开票速报节目中表示,这是一个严峻的局面,他将这一结果“视为需要谦虚接受的情况,将认真对待”。被问及是否会为了履行责任而继续任职时,他明确表示“是的”。他称:“我们还必须应对全国选举期间所提出的物价上涨和严峻的安全保障环境。我们有责任为防灾对策、人口减少对策等国家利益而努力。”与此同时,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在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中表示,“当然会考虑”提交内阁不信任决议案。
日本时事社日前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石破茂的支持率较上月下降6.2个百分点,仅为20.8%,刷新自去年10月内阁成立以来的最低纪录。在日本政坛,内阁支持率低于30%被视为进入“危险水域”;如果进一步跌破20%,则被视为陷入“下台水域”。
《日本经济新闻》20日称,石破政权面临信任考验,但局势并不明朗,可能出现联合政权重组乃至政权更迭等多种情况。报道称,自民党过去曾多次因参议院选举惨败而导致首相辞职。一旦石破茂辞职,自民党将在一个月内举行总裁选举。如果在野党未能形成统一战线,自民党新总裁就有可能出任首相。不过,报道也称,与众议院选举不同,参议院选举后并不进行首相指名选举,因此即便执政联盟在众参两院都未占多数,首相仍有可能继续执政。而且考虑到美国特朗普(专题)政府将于8月1日启动加征关税措施,为了维持日美关税谈判的连续性,日本也有可能选择由石破茂继续执政,但其政权基础势必被削弱。
《日经亚洲评论》称,石破茂上任以来以改善民生为招牌政策,但在民众最关注的物价问题上却收效甚微,这是造成执政联盟选情低迷的最重要原因。6月份,不包括波动较大的新鲜食品价格在内的核心消费者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了3.3%,远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此外,美国“关税大棒”也给日本政府持续带来经济和外交压力。
排外声音正在抬头
在此次日本参议院选举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现象就是主张“日本人优先”的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势头强劲。该党排外色彩强烈,引发不少选民支持和舆论关注。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参政党”成立于2020年。最初的成员仅包括现任党首神谷宗币等5人。该党在2022年参议院选举中获得1个议席,首次进入国会。在去年众议院选举中获得3个议席。
共同社20日称,“参政党”因提出“日本人优先”而成为此次选举的关注焦点。该党候选人近来在日本多地的街头演讲被支持者挤得水泄不通。该党支持的新宪法草案中出现了诸如“天皇是元首”等回到二战前的表述。其党首神谷宗币等人在选举期间频频发表歧视女性和“限制外国人”的言论。日本雅虎网站称,尽管这些言论遭到不少反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为了达到选举目的而发布的煽动性言论让日本社会出现了明显的“排外情绪”。
除“参政党”外,日本其他一些极右政党支持率也在上升,比如率先提出“日本第一主义”的日本第一党,主张排斥移民(专题)。其他各政党中排外主义言论也在抬头。根据日媒调查,赞成或相对赞成“强化限制外国人措施”的选民达79%,各个政党的政治方针中都涉及到针对外国人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综合战略研究室主任卢昊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民粹排外倾向的抬头,并非短期现象,而是日本社会保守化加剧的产物。他说,从本质上说,这种总体保守化以及极端政治情绪的增长,从结构上体现的是战后日本发展到现在,在经济层面、社会结构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二三十年,泡沫经济破裂后长期的低增长与通缩,动摇了日本以中产阶级为核心的高福利社会,使舆论容易被民粹和保守势力利用,进而推动排外情绪升温。
卢昊称,日本精英阶层近年来通过各种话术刺激民众的危机感,进而推动国家向所谓“正常国家化”“政治军事大国化”转型。这种深层次转化将持续影响日本的政治生态和发展轨迹。
彭博社称,如果日本执政联盟在选举中再遭重挫,日本恐怕得在三年内迎来第三位首相。报道称,在美国关税威胁阴影下,自民党内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接受首相职位。石破茂也可能以“关税谈判正在进行”为由继续留任,但他的支持率屡创新低,日本政治的“混乱时代”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