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紧张!近3000家泰企恐沦为中货洗产地帮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泰国SBC银行经济智库 (SCB EIC) 最新研究指出,泰国经济正面临令人担忧的结构性转变,近 3000 个泰国製造业面临协助中货洗产地以规避关税的风险。
泰媒《NationThailand》21日报导,根据泰国SBC银行经济智库最新研究报告,泰国经济结构正在从生产国转变为全球供应链的中转站,来自中国的进口自2020年以来每年以10%的速度成长,高于GDP成长率及出口额成长率。
报告指出,这一成长导致泰国进口商品佔GDP的比重,在2024年达到53%,为12年来最高水平,并导致泰国连续第三年出现贸易逆差。这种结构性转变明显体现在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佔泰国进口总额的4分之1以上。
报导说,近年来泰国进口额加速成长主要归因3大因素,一是中国因经济放缓,出口过剩产能,中国对泰国的出口额增速几乎是全球平均的4倍。其次是跨境电商平台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泰国消费者欢迎。虽然这刺激消费品的进口,但这些线上业务产生的收入往往无法完全回流到泰国经济。
第三则是进口比重较高的企业正在崛起,涵盖建筑、餐饮、服务业和製造业(例如电子、钢铁和塑胶),除了为泰国经济创造低附加价值外,其中一些企业在泰国投资可能是为了规避西方国家的关税,因此其业务主要集中在进口货物后再进行组装,然后再出口到第三国。
SCB EIC 的分析表明,进口商品正取代泰国国内生产的商品,泰国的主要产业,包括钢铁、塑胶和汽车,也越来越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导致国内製造业衰退。
令人担忧的是,有迹象表明,泰国近 3000 家制造业可能主要以「买卖」的形式运营,其中一些企业可能从事涉及虚假陈述产品原产地,面临协助中货洗产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