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观察:特朗普强硬的关税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京港台:2025-7-24 21:45| 来源:BBC中文网 | 我来说几句


观察:特朗普强硬的关税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专题:全球关税、贸易战开打!

  在美国总统特朗着颠覆全球贸易体系的行动中,日本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他的角度来看,现在可以说,他的强硬手段正在产生实质性的成果。

  从一开始,美方就不断强调与日本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但尽管多次派出代表团,直到现在,协议都一直难以捉摸。

  从狭义上来说,这是特朗普策略的一次胜利,尤其是如果日本成为带动世界其他国家效仿的骨牌的话。

  目前,在所有对美国有着大量贸易顺差的国家中,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议是最有利的,或者是最不糟糕的一个。

  美国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的15%关税高于对英国的10%,但英国并没有贸易顺差。

  正如我之前所报导,日本谈判代表在会谈中展现出来的愤怒情绪,让习惯于日本极度礼貌的华盛顿外交官们印象深刻。

  东京采取了强硬立场,日本财务大臣将该国持有的1.1万亿(兆)美元美国国债形容为一张可以放在谈判桌上的筹码,日本目前是美债最大的持有国。

  在特朗普于四月宣布“解放日”关税之后,市场传出了日本对冲基金抛售美国国债的传闻,这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抛售潮,也引起了外界对于全球最大经济体及美元避险地位的更深层疑问。

  因此,达成这项协议本身的意义重大,同时也为其他包括欧盟在内的主要经济体设立了榜样。

  在协议达成的这一天,正好是日本在东京接待欧盟领导人的日子。此前曾有传言称,日本、欧盟与加拿大可能会协调采取报复行动,而这项协议则终止了任何有关举措。

  欧盟内部的一些成员国或会质疑为何他们无法达成类似协议,尤其是此刻德国与法国正加大力度,对美国科技巨头采取报复行动。

  全球正等待进一步的协议细节,目前已知的是,日本成功保护了其农产品进口市场,尽管将会增加美国稻米的进口量。

  美国大型汽车在日本缺乏人气的情况,仍然未知日后能否改变,不过日本的私人企业将获得支持,以某种形式在美国投资五千亿美元。

  日本原本等待事态发展,以特朗普于8月1日将对一系列国家实施更严厉的关税后、国际市场会作出什么反应,但最终还是达成了这项协议。

  日本首相在国内的政治弱势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尽管包括印尼与菲律宾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已与美国达成协议。

  但总体情况是,由于美国对其主要盟友征收了在一年前仍无法想像的关税,而这些盟友担心会发生更糟糕的后果,故只能无奈接受。

  对日本而言,特朗普曾威胁要征收25%的关税。

  美国关税收入正在上升

  目前,美国政府透过关税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而且并未有针对美国出口商的报复。截至目前,今年的关税已为美国财政部带来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入,约占联邦总收入的5%,而过去通常仅为2%。

  美国财政部长史考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预计,全年关税收入将达到3,000亿美元。

  虽然这与所得税的收入仍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但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金额。这笔收入是在没有直接报复、也没有出现先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所获得的。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实际上,究竟是谁在支付这些关税?最终,美国消费者将承担大部分成本,因为进口商品的价格正在上升。

  过去,贝森特与其他官员曾表示,美元升值将有助于减轻消费者的进口成本。然而,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今年上半年,美元兑一篮子全球货币贬值10%。这不仅抵消了关税的缓冲效果,还进一步推高了进口成本。

  这背后还有更广泛的背景。英格兰银行总裁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本周表示,“做空美元是目前金融市场上最拥挤的交易”。

  他补充说,市场中原本稳定的避险模式,尤其是美元,基本上正在瓦解。

  他指出,企业与交易员正在减少对美元资产的曝险,并透过交易或“对冲”,以确保自己免受美元贬值的影响。

  正如我之前所讨论,在市场上,有一种怀疑认为美元走弱其实可能正是这些干预措施的目的之一,旨在帮助美国铁锈地带的制造业重拾竞争力。

  此外,美国也在无意中帮助了中国这个主要的对手,让中国有机会向世界展示自己是一个更稳定的贸易伙伴。

  在这场全球贸易战的第一阶段中,日本对白宫而言是一场重要的胜利,这也反驳了“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TACO)这个说法。

  在下周最后期限之前,尽管这也可能转化为一个更可见的胜利,从而进一步推动市场的乐观气氛,但对整体经济的状况而言,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相关专题:川普,关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4 21: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