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媒哀叹:美国的大战略 正在瓦解

京港台:2025-7-25 22:10| 来源:联合早报网 | 我来说几句


美媒哀叹:美国的大战略 正在瓦解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当代美国,最常见的政治表述之一便是“这个国家从未如此分裂”。无论是新闻报道、政府事务,还是家庭聚会,“政治极化”一词已成为全国性对话的标志性特征。

  然而,这种极化并非仅仅体现为国内党派分歧,它还反映了美国文化、理念和视角发生的剧烈全国性转变,且这种分裂并未局限于国界之内。它向外扩散,深刻影响着美国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随着国内政治走向分裂,美国的大国战略也开始出现裂痕。

  两党分歧程度空前

  从建国之初起,美国在政治上就比大多数国家更易出现极化。

  自18世纪末以来,两党制便以某种形式存在;从奴隶制到关税政策,国内大多数问题始终是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战场。但在对外战略方面,美国在外交政策和海外国家利益上往往能保持较强的两党共识。

  无论是19世纪的西进扩张、20世纪初的孤立主义,还是二战后的干预政策,美国的大国战略在历史上始终体现着对国家全球角色相对统一的认知。

  然而如今,这一共识正在瓦解。政治极化已开始直接侵蚀美国两党共识下美国大国战略的根基,结果造成这种战略变得反复无常、缺乏连贯性,且被动应对。

  政府在对立的意识形态极端之间交替更迭,长期规划让位于短期政治操纵,美国在海外的信誉和连贯性也随之削弱。

  这种现象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在参与国际协定问题上的分歧。

  20世纪后期,美国在数十项全球协定的建立中发挥了奠基作用,包括联合国、北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当时在国内,两党对这些决策的支持率都相对较高。

  但如今,民主党与共和党在“美国在这类协定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上,分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016年,奥巴马总统推动美国加入巴黎气候协定,这是一项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2017年,川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该协定;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后立即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这项协定。四年后,川普再次就任总统,又马上宣布美国将退出该协定。

  短短十年间,美国面对一项重要国际协定,反复进退。

  外交公信力遭质疑

  近年来,政治极化还对美国针对欧洲、北约、以色列(专题)等核心盟友的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原本稳定的关系转化为党派冲突的引爆点。传统上,美国对欧洲安全和北约的承诺得到两党支持,这源于冷战期间及冷战后对其战略价值的共识。

  但川普第一任期内对多边机构和欧洲盟友的质疑态度,显示了对长期政策的鲜明背离。由于这些分歧大致沿党派界限划分,国内政治极化已开始引发关于美国在全球安全中所扮演角色的内部争议。与此同时,曾经作为两党共识的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也日益陷入极化。

  共和党领导人采取了不加批判的强硬亲以立场。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便是这一立场的象征。

  而民主党部分人士则对人权问题及美国在以色列军事行动中的牵连,表达了越来越多的担忧,进而催生了改变当前美以战略的新运动。

  国内极化导致的美国外交政策愈发不一致,削弱国际信任、可靠性和信誉,严重动摇了美国整体的大国战略根基。

  当其他国家目睹美国在北约承诺、气候协定、中东外交等重大政策领域突然转向时,便会开始质疑美国立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曾经依赖美国保障安全、协调经济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伙伴,会越来越犹豫是否签订长期协议,因为他们知道,未来的美国政府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会突然改弦更张。

  信任的流失削弱了美国建立和维持联盟的能力,导致小国不愿与美国利益绑定,也让中国、俄罗斯等竞争对手有机会填补真空。当美国从稳定的全球支柱逐渐被视为善变的行为体,其大国战略就会受到损害,这并非源于实力不足,而是因为失去了公认的信誉与稳定性。

  反复无常无人信任

  这些担忧并非空谈。它们已实时上演。美国首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向世界释放出不再致力于领导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号,促使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环境领导力产生质疑。同样,川普多次批评北约,尤其暗示除非盟友增加国防开支,否则美国可能不履行第五条集体防御承诺,这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也让人对北约的长期存续产生疑虑。

  在中东,2019年美国突然从叙利亚北部撤军,致使库尔德盟友陷入险境,也向合作伙伴传递信号,即美国的安全承诺可能会毫无预警地撤销。此外,美国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态度的反复,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

  随着美国人在国内经济管理、文化变革和身份认同等各种问题上的分歧加深,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效力也在下降。其结果是,盟友与对手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美国的承诺是有条件的、前后矛盾的,且可能出现反转。

  各国乃至美国人自己,都无法再清晰、自信地锚定当前的美国大国战略。曾经指导美国海外行动的纲领,如今已沦为国内矛盾的折射:变化不定且缺乏稳定。

  在这种不确定性中,美国的大国战略不再是演进,而是走向消亡。而当大国战略消亡后,剩下的可能是一种虚无:一个因分裂而无法规划自身道路、因被动应对而失去领导力、因反复无常而无人信任的国家。

  当没人能确定美国大国战略的走向时,它便不再具有战略性,变得软弱、低效,最终无法适应这个日益需要清晰目标、果断行动和坚定信念的世界。

  本文由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20日发表,原题为《政治两极化如何扼杀美国的大战略》,作者是和平与外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德鲁·莱瑟姆。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5 22: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