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印度悄悄换了一种同中国打交道的方式

京港台:2025-7-26 22:52| 来源:中时新闻网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印度悄悄换了一种同中国打交道的方式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据深圳卫视“直新闻”报道,7月24日起,印度(专题)将时隔五年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在23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表示,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中方愿同印方保持沟通与协商,不断提升两国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回顾中印关系近五年的发展轨迹,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等因素的影响下,印度对中国公民的签证政策骤然收紧,旅游签证更是全面停摆。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民赴印签证数量高达20万份,而近年却锐减至不足2000份,跌幅高达99%。 此外,中印直航航班自2020年起中断,旅客被迫绕道第三国中转,旅行时间暴增300%,成本飙升40%。

  印度转身背后的深层动因

  印度对华签证政策转变,背后有哪些深层动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瑟对深圳卫视直新闻分析指,自去年10月中印双方在边界西段完成所有点位撤军以来,双边关系逐步回暖。 为让中印关系尽快回归正轨,中方做出很大努力,释放一系列善意信号,特别是时隔五年再度恢复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对恢复中印民间交往具有极大意义,也为此番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打下了基础。

  不过,与中方持续主动释放善意相比,印方在实际行动上仍显消极。

  王瑟指出,尽管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外长苏杰生在内的高官均表态乐见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正常化,但实质性动作却很少,特别是中方向印方提出的恢复直航、签证便利化、互派记者等措施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这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印关系回暖步伐。

  “因此,印度此次宣布恢复对华旅游签证,确有对华释放善意信号之意,但亦是中方率先释放善意的结果。”王瑟说。

  而印度之所以选择在此刻对华释放善意,还有两重更深层次的考量。

  一方面,印度此举是对美关系遇冷后对华的战略对冲。 王瑟指出,近段时间以来,美印围绕经贸议题曾举行多轮谈判,但至今未取得任何成果。 尽管面对美国的巨大压力,但印度依然不愿在农产品、乳制品等部分关键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上对美松口,因为这关系到印度国内大量农民的切身利益,如莫迪政府妥协,将对其执政地位造成巨大冲击,还会给反对派以攻击口实。

  此外,川普三番五次公开宣称在其“斡旋”下,印巴才最终停火,这也让印度难以下台,而近期其更是公开表示印巴冲突中有五架战机被击落,让印度十分难堪。 印度为防止与美国在经贸议题上最终破局,陷于孤立局面,不得不寻求改善对华关系。

  另一方面,印度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要求其改善对华关系。 近年来,印度虽大力推动对华脱钩,并竭力吸引从中国撤出的部分企业来印投资兴业,但其效果并不明显,其外国直接投资额未有明显增长,反而有部分企业撤出印度。 为此,印度官方智库国家转型委员会再三呼吁政府放宽对中企的投资限制。

  此外,印度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也决定其仍需从中国进口大量质优价廉的工业原料和中间产品。 例如,近期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限制就严重影响印度电子制造、电动汽车等产业发展,这也驱使印度寻求改善对华关系。

  从“水霸”到“下游国”:印度为何在雅江工程上坐立难安?

  在中印互动释放善意之际,印度和孟加拉国对中方在西藏实施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下称雅下水电工程)表达了关切,非政府组织亦就该项目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民福祉表达了担忧。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瑟认为,印度的这种关切并不新鲜,早在中方还未对雅下水电工程进行任何规划之时,印度舆论场就开始热炒中国可能在雅下地区兴修水坝,并大肆抹黑称该工程“将加剧生态退化”,“影响下游地区的河流生态和农业生产”等等。

  在雅下水电工程真正落地后,尽管中方多次通过公开渠道表示该项目将严格按照中国行业最高标准,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生态系统,不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不利影响,但印度部分媒体依然提出各式各样的抹黑论调,这突出反映了印度的矛盾心态。

  “印度作为南亚诸多河流的上游国家,已经习惯借『水霸权』达成自身战略目的,强化对下游国家的影响。”王瑟举例说,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新一轮印巴冲突中,印度就宣布单方面暂停《印度河水条约》,多次截流印度河流域水源,试图干扰巴基斯坦的农业生产。

  在印度与孟加拉国的关系中,印度亦多次利用恒河、提斯塔河等跨境河流的分水协议影响孟加拉国的对外战略。 而此次印度成为下游国家,却无来由地担忧中国也会效仿其做法,利用上游国家优势对印度不利,这实在是“以印度之心,度中国之腹”了。

  信任赤字犹存 中印关系“解冻线”尚未明朗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反映出印度仍然对中国缺乏信任,依然以零和和竞争的眼光看待中印关系。

  王瑟指出,从技术层面讲,雅下水电工程不仅不会对印度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反而有利于雅江全流域的防灾减灾工作。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愿意同下游国家共同开展水文报讯、防洪减灾合作,目前运转良好的澜湄合作机制即是最佳例证。 然而印度却反而将其视为中国“威胁印度安全”的一个手段,并大肆进行渲染,这表明其已陷入深度的“恐华综合症”之中,而这种心态显然不利于中印关系的长远发展。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中也再次强调,雅下水电工程建设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旨在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改善当地民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方在跨境河流开发上始终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也有丰富的水电工程开发经验。 雅下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严格按照中国行业最高标准,全方位开展工程建设生态环保,避让多处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生态系统。

  “雅下水电工程建设有利于全流域防灾减灾,不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中方同有关下游国家开展了水文报汛、防洪减灾等合作,也就雅下水电工程进行了必要沟通,将继续同下游国家加强合作,造福流域人民。”郭嘉昆说。

  直新闻注意到,郭嘉昆在回应中提到了“必要沟通”,换句话说,在中印已经进行了“必要沟通”的情况下,相关关切是否影响中印关系改善势头?

  王瑟对此分析称,作为南亚国家的友好邻邦,中国始终以“亲诚惠容”的理念处理与周边国家间的关系。 具体到跨境河流问题上,作为南亚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所在地,中方在跨境河流开发上始终秉持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希望与下游国家进行对话沟通,因而在雅江项目正式官宣之前,即已通过适当渠道向印孟两国提供必要信息,确保其知情权。 这也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王瑟说,在短期内,印度对雅下水电工程的关切不会从根本上扭转中印关系的改善势头。 然而,从长期看,如果印度不能摒弃零和心态,依然以竞争和猜疑的眼光看待中印关系,不愿与中方相向而行、妥处矛盾,那么相关关切或将成为未来中印关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印方引爆。”

相关专题:印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7 19: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