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中国希望的不是俄罗斯战胜 而是失血削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王毅(左二)月初会见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右四) 图:翻摄自卡拉斯的X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本月初会见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时表示无法接受俄罗斯输掉对乌克兰的战争。对此,美国学者莫蒂尔(Alexander J. Motyl)在《国会山庄》(The Hill)指出,王毅没有讲真话。中国要的不是俄罗斯战胜,而是继续耗在战场上,不断失血削弱。
着有《帝国的终结:帝国的衰落、崩溃与复兴》(Imperial Ends: The Decay,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Empires)和《帝国为何重现:比较视角下的帝国崩溃与复兴》(Why Empires Reemerge: Imperial Collapse and Imperial Revival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的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分校的政治学教授莫蒂尔指出,王毅作为一个职业外交官,有着不完全坦诚观点的倾向。溷淆视听,让对手不断猜测,是各国外交官精通的技能。
当前热搜:竹节草颱风将复活!天气粉专曝:明中南部有「致灾性降雨」机会
此外,王毅代表的是一个拥有庞大宣传机构的极权国家。 这种机构与这类国家,也都倾向于操纵而不说实话。
莫蒂尔指出,王毅嘴巴上担心的对象是美国,但事实上真正担心的是俄罗斯。
中国当然希望美国别再纠缠不休,因此任何转移注意力的手段都是好的。但美国并非中国邻国,也没有捲入一场耗损中国利益的战争。儘管川普政府大肆叫嚣,但尚未诉诸攻击。正如持续不断的关税争端所表明的那样,攻击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尚不清楚。
相较之下,俄罗斯对中国来说是更为迫切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构成威胁。
莫蒂尔提醒读者,要从中国的安全利益角度考虑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三种可能的结果。
(一)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胜利
无论如何定义胜利——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将充满自信和傲慢,因为他的帝国主义冒险已被证明成功地使俄罗斯再次伟大。这样的俄罗斯可能会鲁莽到攻击一个北约国家,或试图吞併哈萨克北部,而这两者都不会为中国带来好处。
接下来,中国可能会改变语气。胜利的俄罗斯可能会开始展现实力,挑战其宣誓的与中国的「不加顶」友谊。或许可以修改合作条款,以反映俄罗斯的新地位?或许北京会考虑增加对俄罗斯能源的採购?或许中国可以停止发布印有中文名称的俄罗斯城市地图?
永恆的友谊或许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这无疑会使两国关係更加複杂,考验中国的耐心。
(二)俄罗斯在乌克兰失利
无论如何定义「失利」,一系列极不稳定的局面都可能出现。
彻底战败的俄罗斯可能陷入内乱,破坏欧亚大陆的稳定。普丁可能会在政变中被推翻,他的政权可能垮台。菁英阶层的内斗将不可避免,内战可能爆发。非俄罗斯族人可能会趁乱宣布独立,俄罗斯联邦可能走向不光彩的结局。诚然,中国可以吞併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片土地,但这些收益将被其衰败的北方邻国带来的安全威胁所掩盖。
(三)一场血腥但无法击败俄罗斯的战争
莫蒂尔认为这种局面显然才是中国最青睐的选择。一个虚弱的俄罗斯捲入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将受到谴责,但仍然作为北京的附庸而存在,并且除了向其中国领主卑躬屈膝之外别无选择。这样的俄罗斯与中国完美契合。
而且,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需要战争旷日持久。战争可能明天就结束,因为俄罗斯已今非昔比。它的军队遭受重创,经济濒临重大危机,儘管其人民大多支持战争,但经济上的痛苦却与日俱增。
莫蒂尔指出,一个虚弱的俄罗斯也符合美国、欧洲和乌克兰的利益,即使这样的俄罗斯可能不是他们的首选。
所有这些都表明,王毅可能一直在告诉西方,中国想要的东西就是西方应该想要的。
莫蒂尔认为,这对美国政策的影响显而易见。美国应该积极追求中国想要的:一个弱小的俄罗斯。这很容易实现,例如帮助乌克兰阻止普丁,就像川普政府最终可能正在做的那样。
王毅很可能会流下鳄鱼的眼泪,拍拍可怜的普丁的头——但他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