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被美中夹击的欧洲

京港台:2025-7-29 22:14|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被美中夹击的欧洲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指出,虽然欧盟喜欢向美中两国强调其拥有4.5亿人口的庞大内部市场,但在“斗争”中,欧盟却缺乏任何可以强化其论点的“棍棒”。《柏林报》关注到中资企业在德国的收购攻势已经开始在大型工业领域展开,甚至波及到关键基础设施。

  上周四(7月2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前往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讨论贸易摩擦。在那里她明确警告:如果中国不停止对企业的慷慨补贴,并继续将欧洲企业排除在竞标之外,她就无法保证欧盟会继续对中国企业开放市场。《新苏黎世报》分析指出,“这一威胁最终不了了之,冯德莱恩也未能从中方获得任何让步。两位中国领导人对她的关切毫无回应”。

  而随着上周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欧已达成一项贸易协议,内容包括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欧盟大规模采购美方能源与军备,并承诺在美投资6000亿美元,欧洲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处境也将恶化。

  《新苏黎世报》的报道写道:“欧盟面临被夹在美中之间的潜在威胁。这两个大国将彼此视为地缘政治对手,并在军事和经济上为潜在的冲突做准备。但如果两极竞争主导世界,欧盟模式将面临风险。近年来,欧盟大力推动全球化,但由于缺乏真正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它一直主张以规则来规范世界贸易和国际政治。但世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以这种方式运转。特朗普充当勒索者,而习近平则无视欧洲的担忧。”

  文章写道:“欧盟喜欢向美中两国强调,其拥有4.5亿人口的庞大内部市场。……所有各方都能能从自由的贸易中获得最大收益。这些论点听起来很好,部分也合乎理论,但在北京和华盛顿都站不住脚。欧盟在这场斗争中的弱势体现在它缺乏任何可以强化其论点的‘棍棒’。”

  文章指出,中国拥有稀土,欧盟对此存在严重依赖。此外,欧盟也没有能力对美国采取强硬的政治立场。

  文章最后写道:“欧洲这几天猛然醒悟。目前,欧盟别无选择,只能深化内部市场。这可以减少一些损失,但并不能替代过去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相对顺畅的贸易关系。”

  又将有两个德国品牌改姓“中”?

  《柏林报》发表评论指出,有一些品牌是德国身份认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宝马、阿迪达斯、SAP……万得城电器(Media Markt)和土星电器城(Saturn)两家电器零售商也属于其中。不过上周有消息报道称,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京东集团正在计划收购德国这两家电器零售商。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连锁电器零售商Saturn成为京东的收购目标

  文章还列举了今年以来,博世将其部分电池生产出售给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加剧了有关德国对中国技术依赖的争论;一家中国公司收购了大陆集团轮胎业务的股份,此举被视为对汽车行业部分控制权的流失。此外还有去年中远海运集团历经波折最终收购了汉堡港口与物流公司的CTT集装箱码头Tollerort。这也显示出德国的基础设施对中国仍然具有战略吸引力。

  评论写道:“‘清仓大甩卖’或许是一个过于强烈的措辞表述,但资产逐步的流失已经成为现实。尤其是在2010年代上半期,这一点尤为明显,当时中国对德国企业的收购和参股大幅增加,特别集中在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环保技术和机器人等领域。2016年达到了高峰,共有48笔交易,其中包括Kuka、EEW和Putzmeister等引人注目的案例。”

  “由于欧盟、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引入了新的审查机制和监管程序,以及围绕战略性行业的政治辩论,自2017年起中国企业的收购数量有所下降。尽管大型并购不再那么容易,但自2017年起,中国投资者每年仍在德国企业中投资高达120亿欧元。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企业战略性地选择收购中小型供应商,例如最近被收购的Hedin公司,该公司是电动汽车全球领军企业比亚迪在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的经销合作伙伴。”

  评论写道:“然而,现在似乎对德国大型工业的进攻已经开始,甚至波及到像汉堡港这样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原计划参与德国高压输电网运营商50Hertz的两项股权投资,但早在2018年就因政治原因被阻止。中方参股失败的原因并非缺乏投资意愿,而是在于政治保护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30 02: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