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国补”半年,库克终于喘了口气

京港台:2025-8-2 22:44| 来源:凤凰WEEKLY | 我来说几句


“国补”半年,库克终于喘了口气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增长,是苹果过去一个财季的关键词。本周,苹果公司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25第三财季(截止2025年6月28日),营收达940亿美元,同比增长9.6%,远超业内预期,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最大季度增幅。iPhone净销售达到445.8亿美元,稳住了市场主力地位。

  其中,连续多个季度下滑的大中华区终于止跌回升,营收同比增长约4%,至153.7亿美元。

  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藏着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两面”。一方面,营收增长、摆脱下滑态势;另一方面,国内本土厂商仍在蚕食苹果的市场份额。据调研机构IDC数据,今年二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出货量位列第五,市场份额降至13.9%。

  在中国市场的这轮复苏,苹果是否真正具有持续性?

  靠国补“降价”刺激需求

  从本季度看,苹果可谓实现了多个维度的增长:总营收达940亿美元,同比增长9.6%;净利润为234.3亿美元,同比上涨超9%。其中,iPhone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

  苹果公司CEO库克在财报会上指出,iPhone收入强劲,因为iPhone 16比去年同期发售的iPhone 15更受欢迎。

  

  Mac本季度表现同样亮眼,营收同比增长近15%,为全产品线中增速最快的。

  服务业务也保持增长,营收达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库克在业绩会上所强调的“iCloud付费订阅用户持续增加,以及App Store营收恢复两位数增长”,巩固了苹果在软件与内容生态中的主导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的现金流状况保持稳健,截至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仍达362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苹果实现久违的增长。本季度,大中华区营收达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为多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库克罕见地在财报会上点名提到国内政策补贴作用,称“国补确实适用于我们的一些产品,这显然是有帮助的”。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手机主要是iPhone 16 Pro 128G版本降价后可以参加国补, iPhone 16普通版在官网和部分直营店也可以参加国补。6·18的促销也起到积极作用,另外PC的营收增长也很明显。

  但整体增长仍显不均衡。

  苹果本季度的亮眼增长主要集中在美洲(增长9.3%)和亚太其他地区(增长20%)。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回暖有限,且更多依赖于政策补贴与“6·18”大促期间的激进降价。

  此外,iPad营收同比下滑8%至65.8亿美元;可穿戴设备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降8%左右。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iPad和可穿戴设备产品缺乏明显创新,价格偏高,市场竞争激烈,尽管苹果尝试通过低价新款刺激需求,但整体效果有限。

  苹果在中国仍处于“攻坚战”

  尽管中国市场实现了阶段性增长,但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并未真正摆脱目前的困境。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滑落至第五,市场份额仅为13.9%。同一时期,华为(专题)、小米、vivo、OPPO等国产品牌集体发力,对苹果形成“围攻“之势。

  IDC分析指出,华为自2020年第四季度之后,时隔四年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这主要得益于Mate 70系列供货明显得到改善,新品nova 14系列“加量不加价”,以及Pura 80 Ultra的技术创新;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vivo、OPPO,则持续发力折叠屏和影像赛道,其中OPPO二季度在中国手机市场400-600美元市场位居第一;小米则在“人车家”生态和新零售模式加持下,手机出货量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保持增长。

  相比之下,苹果的市场回暖仍主要依赖降价和国补。IDC分析称,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相比去年降价100元进而可以参加国补,引发市场热情和销量回升,而在渠道政策调整阵痛期逐渐结束时,真实零售效果将会显现。

  更直观的压力体现在渠道层面。苹果近期宣布将于8月永久关闭中国大陆首家直营门店——大连百年城Apple Store。尽管苹果强调此举因购物中心整体人流下滑所致,但这一动作仍被外界视作其在华零售战略受挫的信号。

  郭天翔指出,未来苹果仍将面临较大挑战,包括华为高端市场的回归、鸿蒙生态的完善、国产厂商的持续升级、宏观经济承压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市民在购买iPhone16

  “未来竞争更加激烈,除促销降价外,苹果需加大AI,如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和新品创新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换机意愿,并深化与中国政府及渠道合作,确保增长可持续。”张孝荣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

  压力远不止中国市场

  除市场表现外,资本侧对其AI战略推进缓慢也表现出不满。2025年以来,苹果股价涨幅就排在微软、英伟达等AI龙头之后。

  库克在此次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意透露,苹果今年已收购七家AI公司,并将AI视为“一生中最深刻的技术革命”。

  据悉,预计于今年秋季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将深度融合AI功能,并推出超薄型号“iPhone Air”,厚度仅5.5毫米,定位高端轻薄旗舰,试图在智能和形态方面进行双革新。

  关税也持续影响苹果财务表现。

  库克在财报会上透露,第三财季关税带来约8亿美元成本,预计下一季度将扩大至11亿美元。

  

  面对贸易摩擦风险,据《金融时报》此前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公司设下目标,计划最快在2026年将所有面向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组装业务转移至印度(专题),到2026年底前完成这一重大转变。

  印度工厂的良品率较中国成熟产线存在不小差距,同时运输、物流及管理成本的提升,也将影响整体制造效率。

  另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卫星社网站7月3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宣布,鉴于新德里方面实施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及“与俄罗斯的合作”,自今年8月1日起将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

  郭天翔分析称,苹果可能需要与供应商重新议价以控制成本,亦可能在下一代产品上适度提价,以缓解制造与关税压力。

  尽管挑战重重,华尔街对苹果的信心尚未动摇。今年第一季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大幅减持银行股,但并未进一步减持苹果公司股票。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所持苹果股票市值为666亿美元,仍是其重仓股。有分析指出,巴菲特坚持长期持有苹果股份,背后是对苹果品牌力、现金流、用户黏性的持续信赖。

  市场的耐心不是无限的,如何将当前这一轮政策推动与促销所带来的增长,转化为真正可持续的增长,是问题的关键。

  郭天翔称:“从产品出发,每一代都实现真正有感知的升级,才是推动用户换机、维系增长的关键。”

  当下,苹果需要的不仅是稳住销量,更要重新讲出一个增长的新故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 22: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