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很新“四人帮”,可以拯救疲惫的关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你和伴侣,试过四人约会吗?
我知道你打算想歪,但是你先别歪。
四人约会,是指情侣或伴侣以两个人为单位,去和另外一对情侣或伴侣朋友社交,比如出去吃饭、下午茶、露营、旅行。
会关注这种约会方式,是因为在编辑部的选题会上,有人强力安利它——体验了几次发现,它能带来很多新鲜的体验,新朋友、新经验、新目的地……每次和伴侣朋友们一起社交之后,都感觉自己的亲密关系得到了升华。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强烈抵触,婉拒、想逃……
四人约会真的靠谱吗?为什么大家的体感差异这么大?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视角聊聊 “四人约会” 这件事 ——当约会人数从 2 变成 4,亲密关系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反应?
约会人数翻倍
会发生什么?
两对情侣或伴侣一起出去玩,其实是很多人早就有的社交习惯,只是以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称呼。在英文中,这种形式被称作 double date,便于理解,我们就叫它“四人约会”吧。
你或许在很多美剧中见过类似的情节:一对刚认识的男女不好意思单独约会,为了不尴尬,会再拉上另外一对情侣共同加入。
现实中的四人约会有着丰富的形态和组合,比如:
一对成熟情侣 + 一对刚确定关系的情侣
一对伴侣 + 两个单身朋友(试图撮合)
两对伴侣都带娃出行……

图片来源:《老友记》
调研了一波身边的情况,发现四人约会还有着许多“实用”的功能。看看大家的反馈,有没有一款戳中你:
能够推动关系的发展,让人对亲密关系产生积极预期
我们刚在一起没多久,他的一对夫妻朋友邀请我们去家里吃火锅,饭后还一起玩了游戏。那是第一次,我看到他在熟人面前的样子,真的很加分。在那夫妻俩甜蜜的互动里,我好像也看到了我俩未来的样子。那次聚会后,我们第一次聊了对未来的畅想,现在已经在一步步实现啦。
——小茉
双方都是情侣的“成人局”,更能同频地聊天
平时和单身朋友一起出去,有挺多话都要悠着点讲。吐槽伴侣,怕人家觉得我怎么聊天全是负能量;夸伴侣,又怕秀恩爱……但和成对儿的朋友就完全不用顾虑,话题从家务到老人,对方都是秒懂。感觉是能畅所欲言的“成人局”。
——TT
帮不擅长经营关系的伴侣建立友谊,甚至有助于职场沟通
我老公一直和他领导不太熟,后来我和他领导的老婆熟起来,约了几次聚会,他们的关系也好多了。有些他在工作里不好意思提的要求,比如少加点班、换个项目,我会开着玩笑侧面提一下,效果很好。
——佩佩
带娃家庭的互助神器,解放父母时间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四个大人带两个孩子,比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轻松多了。孩子能一起玩,大人也能抽空聊聊天。这种体验和单身朋友就很难实现,毕竟带孩子出去玩,事事都要对方迁就。
——赵

图片来源:《摩登家庭》
不过,也有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表示,自己苦四人约会久矣!
“再也不想去了,每次都像参加‘对象吐槽大会’,嗯,被吐槽的对象,固定是我”
“很烦,每次被女朋友带去男方很爱做家务的伴侣家里,并希望自己向他学习,都感觉压力山大。看着他在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我心里都在想:哥们你是一点活路不给我留啊!”
“不喜欢他的朋友,也不喜欢他朋友的对象,每次一起出去假笑都觉得好辛苦,就不能各自跟各自的朋友玩吗?”
这些真实的体验,既藏着四人约会的价值,也暴露了它的潜在矛盾。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好的四人约会,远不止一起玩那么简单。

图片来源:《致命女人》
好的四人约会
像高质量的“伴侣咨询”
从心理学角度,四人约会能提供一种宝贵的第三视角与支持系统,可以为亲密关系输送理解、支持、新鲜感,甚至——重燃激情的养料。
为关系提供第三视角,像友情版的“伴侣咨询”
同是处在恋爱、婚姻中的伴侣一起社交,更容易产生匹配的情绪共鸣,对方经历过类似的生活场景,所以能更快理解和响应你的情绪。
尤其是已婚人士,更能理解对方在感情中积极与消极的体验,这种理解源于对婚姻复杂性(如孩子、经济、社会身份等因素)的深刻认知,能够使两对伴侣都更容易在交流中进行自我披露,说出无法直接向伴侣倾诉的情绪,如委屈、自卑、没有安全感……
这个过程与心理咨询中的伴侣咨询相似:
与一对伴侣交流自己关系的状况,更容易获得代表双方性别与立场的视角,伴侣朋友会更像一个公正的第三方;
与伴侣朋友交流,可以学习经营关系的技能,如愤怒管理、解决冲突的方法,更有效地应对关系中的挑战。
有研究发现,在四人约会中,当一对伴侣与另一对伴侣讨论 ta 们个人生活的细节时,ta 们对自己的关系感到更快乐[1]。当另一对伴侣做出积极回应,比如对争议发表同情或理解性的评论,这些幸福的感觉会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史密斯夫妇》
为关系注入新体验,看见不一样的 ta
爱情中的激情容易随时间消退。而与其他伴侣一起玩,能引入新的活动、新的经验,可以为关系注入活力,促进双方自我扩展,感到彼此更有吸引力。
四人约中的高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和回应性(responsiveness)互动,能提升情侣内部对彼此的激情之爱。和另一对伴侣分享自己关系中的想法与体验,收到对方的积极回应,能够获得更好的亲密关系满意度。
此外,四人约会还会让人以新的视角看待伴侣,发现 ta 的另一面:
伴侣与朋友互动时展现的幽默、责任感等积极特质,可能比两人相处时的 ta 更有魅力;
加深对伴侣的理解,比如通过和对方的同事社交,更了解对方在工作中的状态,在对方有工作压力时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
在关系的不同阶段,构成一种特殊的外部支持系统
四人约会优势在于其功能的多样性,能够匹配不同关系阶段的需求,让大家精准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组合。
对处于暧昧期或刚刚建立亲密关系的情侣,与伴侣朋友社交能够巩固感情、推动关系发展;
对于在一起多年、生活略显平淡的伴侣,多和一些年轻人伴侣相约出去玩,尝试没去过的餐厅、参与新的活动,能持续为关系带来新鲜体验。
有娃的伴侣则能通过四人约会找到一起遛娃的搭子。正如试过的朋友所说,四个人拖两个娃,比两个人拖一个娃轻松了很多……

图片来源:《史密斯夫妇》
不过!如果四人约会出现以下几种消极互动模式,也要警惕它可能变成关系的负担:
将自己的伴侣与他人进行“上行比较”
在四人约会中,人们很容易进行对比,谁的伴侣更体贴、谁的关系更甜蜜、谁的育儿方式更成熟……亲密关系中的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会降低关系满意度;而当个体主动思考“我的关系比大多数人更好”的方面时,其关系满意度更高[2]。
伴侣中有一方,明确抗拒多人社交
不是每个人都享受社交。对一些人来说,和陌生情侣共处、聊天、分享可能是一种高度消耗的状态,尤其是内向、社交焦虑的人。
长期下来,一方可能将伴侣的抗拒解读为“不重视自己的社交需求”,另一方则觉得“对方无视我的心理边界”,双方都因需求不被看见而积累委屈、产生分歧。
过度依赖四人约会,将其作为情绪宣泄的唯一出口
把本应属于亲密关系内部的沟通、情感交流,过度投射到第三方情侣身上,比如习惯对外倾诉,对伴侣却沉默寡言;与另一对情侣互动时轻松愉快,回到自己的关系中却紧张冷淡,会让亲密关系沟通能力退化、双方关系变得疏远。

图片来源:《婚姻故事》
心理学版
四人约会指南
鉴于四人约会效果如此两极,我们整理了一份四人约会指南,希望能帮各位的亲密关系加分——
✅ Do 可以做
首先,和伴侣充分沟通,了解 ta 对这件事的接受程度
坦诚与对方沟通三个问题:
对四人约会的期待是什么?(是获取情感支持?还是拓展社交圈?)
能接受的社交频率与强度?(如每月 1 次短途旅行,或每周 1 次家庭聚餐)
对活动形式的偏好?(露营、桌游等互动性强的项目还是咖啡馆闲聊、小型家宴等低压力场景)
了解之后,充分尊重伴侣的意愿与关系本身的节奏和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四人约会。
轮流策划 & 主动参与,发起者更多主动维护关系
一起约会的朋友,常常是伴侣中一方的朋友。发起活动的一方,要更多承担起维护自己伴侣与朋友关系的责任,比如在彼此不熟时,讲一些大家都懂的梗破冰;出现误解时,主动对关系进行调节。
选择合适的约会伴侣
比起年龄、职业、关系阶段的相似性,价值观兼容更重要。价值观与处世方式的兼容,能让双方更快产生理解,减少社交内耗。
❌ Don't 不要做
避免变成比较与说教
比“别人家的小孩”更让人反感的,可能只有“别人家的对象”了。比较式的说教会让伴侣觉得被羞辱或否定,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好的方式是私下沟通你的期望,而不是通过他人来敲打对方,比如“今天看到他们分工做家务很默契,我们或许也能试试轮流做饭?”
不要只和一方的朋友玩,让双方的朋友都有机会参与
如果约的总是某一方的朋友,另一方会慢慢感到边缘化,好像自己只是被带去的陪衬,或者觉得自己的朋友不被接纳。
四人约会不能取代二人的独处时间
四人约会可以作为补充,但不能取代两个人的约会。四人约会提供社交互动、趣味与支持感,而只有你们俩的时间是深度连接、巩固亲密关系的核心。记得维持两种形式的平衡,不要因为四人约会让两人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少。

图片来源:《太阳的后裔》
两个人的关系中,很多看似无解的摩擦与倦怠,有时并非源于爱变少了,而是视角变窄了——两人太久没有跳出彼此,去看清关系的状态。
四人约会为亲密关系打开一扇窗口,在他人的映照中,让人得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对方,也重新看见彼此身上的闪光之处,重新爱上那个既熟悉又新鲜的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