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美股的最大风险,是这家公司?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当全球关注关税升高与贸易政策转变对市场的冲击时,真正的潜在风险,或许藏在那些砸下数千亿美元的人工智慧资本支出里。
《巴隆周刊》指出,投资研究机构Gavekal负责人加夫(Louis Gave)警告,美股屡创新高背后,市场对AI支出的依赖性已经达到危险水位,而最大受益者英伟达(NVIDIA)可能也是市场潜在的脆弱点。
据报道,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美国股市总市值暴增了23万亿美元,超越日本(专题)、欧洲与英国的市值总和。虽然目前AI相关资本支出占美国GDP约11%,尚不及1999年网络泡沫时的疯狂程度,但加夫指出,当年科技股泡沫也是在市场普遍认为成长具“结构性”时膨胀并崩塌。
不同的是,这波AI支出正使得原本资产轻盈的科技巨头如微软、Meta与Alphabet转向“资产密集型”企业,而英伟达则成为这波转变下最大的资金承接者。
加夫担忧,若这些庞大投入最后无法转化为实质生产力,反而会成为市场估值的反噬因素。他指出,近期半导体设备股的低迷,可能正是市场即将面临调整的前兆,消费者可能也在重新考虑支出。
东京威力科创(Tokyo Electron)在上周指出,仍看好高阶芯片(如英伟达芯片)的需求,但坦言逻辑芯片制造商的投资意愿显著减弱。荷兰设备大厂ASML在7月中亦表示,无法保证2026年后的成长,并对地缘政治与关税不确定性发出警讯。
加夫表示,半导体资本支出周期也可能开始感受到中国禁令的压力。近年来,中国在建立自身半导体供应链方面投入庞大,旨在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如今,在多个次产业中,中国的推进速度已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令人关注的是,尽管整体半导体与设备厂股价承压,英伟达股价却持续创高,市值已来到4.2万亿美元。加夫提醒,英伟达自2000年上市以来,曾有7次市值腰斩的纪录,一旦这样的回档再度上演,冲击恐不只限于个股,还可能波及整体市场。
现在市场需要思考的是,如果AI失速,那下一个成长引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