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好险,刚刚,世界躲过了一次“新冷战”危机

京港台:2025-8-13 04:44| 来源:海边的西塞罗 | 评论( 16 )  | 我来说几句


好险,刚刚,世界躲过了一次“新冷战”危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好险,看来新冷战暂时还不会来,

  但川普这次俄乌斡旋一定会败的很惨。

  先说结论:

  首先,川普的这个最新发言,让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好险,世界躲过了一次提前进入新冷战的危机。

  其次,我觉得不用等,川普这次对俄乌战争的调停尝试,一定会以惨败收场——事实上,川普对俄乌战争的绥靖态度,已经成为了他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出血点”,他每尝试一次这样的对俄绥靖,他就在外交上失分一次,并且永远不可能达成他所构想中的和平,直到他失去手中的所有筹码为止。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的状态。

  8月8日,美国总统川普正式证实,他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普京会面,讨论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努力。在证实的同时,川普还补充称,任何和平协议都可能涉及领土的“某些交换”,这个表态再度被外界解读为他打算在这次与普京的会谈上拿乌克兰的领土对俄罗斯进行让步,以期俄罗斯结束战争。而这种态度在西方备受诟病。

  这个表态有一个前提,就是在7月底,川普刚刚做了一个对俄最严厉的警告,宣称如果到8月8日俄罗斯仍不同意停火,美国就要对俄罗斯和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100%的关税制裁,关税制裁将设计14000多种商品,涵盖几乎所有国际贸易门类。

  老实说,虽然知道川普这人说话没个把门的,但刚看到此消息的时候,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因为一旦该政策真的要是川普动议,在当下国际贸易环境所积累的“势能”下,它几乎肯定会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而随后欧盟、日本(专题)也有极大概率会跟进。那样,整个西方对俄乌战争的制裁影响将不再局限于俄罗斯本身,而会外溢到所有与俄罗斯有石油进口交易、关系较为良好的国家——世界将因为这个制裁令的实施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经济贸易圈。四舍五入,这几乎相当于美国借俄乌战争的由头开启了一场“新冷战”。

  但川普真的有这么大的魄力,作这么大一个划时代的决策吗?

  直到8月8日,我们才看到了谜底——原来,这老小子终究也就是放了个嘴炮,这只是他又一次虚言恫吓而已。川普依然还是没有放弃以(乌克兰的)土地换取俄罗斯给与的和平的幻想。

  中肯的说,川普不放弃这个幻想,对世界贸易紧张关系的缓和是有利的——至少给在其中谋生的芸芸众生们又留下了一点准备迎接海啸的时间。

  不过综合目前得到的消息,这个幻想终究是难以实现的,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是俄罗斯所开的价码,一定是美国给不了的。

  据外媒披露,就在川普宣布阿拉斯加特普会之后,普京通过川普的特使递交了俄方这次会谈的方案。方案要求乌克兰放弃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克里米亚的控制权,同时通过“领土交换”的方式,允许俄方掌控扎波罗热和赫尔松。

  这份方案被俄方称为“和平倡议”,并且乌克兰撤军顿涅茨克成为唯一的前提条件。方案分为两阶段:首先,乌军撤离顿涅茨克,战线被冻结;然后普京与川普敲定最终的和平计划,而泽连斯基则只能被动参与谈判。除了停火,俄方没有提出任何关于安全保障或解除制裁的具体措施。

  与俄方此前一直坚持的“和平倡议”相比,不能说俄方完全没有让步,毕竟俄方过去提出直接领土要求的是五个州(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如今直接要求的变成了三个,剩下的两个,俄方换了个说法,叫“领土交换”(这个词让人联想起苏芬战争前苏联对芬兰提出的屈辱性条件),预计俄方不会再要求扎波罗热与赫尔松的全境,而会通过对一些边缘地区的撤军换取他们现在对这两个州实际控制部分的被承认。

  

  但是这个让步,实在是太小了。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三年多,如今号称“世界第二强军”的俄罗斯军队深陷战争泥潭,看不到丝毫胜利的希望,伤亡超过百万,经济损失巨大,甚至出现了因为这场战争,将世界贸易体系切为两半的真实风险。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依然提出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吐出任何实际利益的“和平倡议”,并且不给出任何实质性的和平保证。让人感觉宛如在说梦话。

  然而站在俄方的角度去考虑,这个“和平倡议”又确实是他们的“外交底线”,这和俄罗斯特殊的体制和文化都有关系。

  记得日俄战争临近结束,俄日之间在美国斡旋下进行媾和时,沙皇尼古拉二世曾经说过一句气话:“俄罗斯绝不割让已经占领的土地”。这话无意中切中了俄罗斯关键——沙皇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领导俄罗斯人不断实现扩张、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凯撒”,俄罗斯能够接受为战争付出巨大的代价、将士尸山血海、百姓啼饥号寒,但却无法经历一次哪怕最为轻微的战败的羞辱。尤其是对日本或者乌克兰这种在他们看来掌握绝对优势的“小国”来说,输给这样的国家,割地赔款,甚至哪怕是打一仗不获得任何土地,对俄罗斯人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他们会问难道这么多年的苦我们白吃了吗?前线那么多将士我们白死了么?

  发动战争就必须获得利益,这个信条在俄罗斯文化中至高到相当于闯空门这行当信奉“贼不走空”。所以它会成为悬在历代俄罗斯决策者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哪怕战局不利,也要坚持下去,甚至越是战局不利,越要坚持。

  所以川普与俄协商、达成媾和的设想,注定一次又一次的遭遇俄罗斯的漫天要价,还是不许还价的那种,川普如果敢接受这个“和平倡议”,他将得到的唯一后果,就是坐实民主党人对他的通俄门指控。

  更何况,俄罗斯的要价美国人想给也直接给不了,而要从乌克兰那里去获得,而眼下的乌克兰,是绝对不可能答应这个狮子大开口的。

  诚然,在俄乌战争刚刚开打的时期,乌克兰无论经济实力、人口、还是领土面积,与俄罗斯都完全不成比例。但战争打了三年多,时至今日,乌克兰形成的这套打法,已经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自己支撑下去了——

  在外交上,乌克兰得到了全球50多个发达国家的公开支持,且这些国家多数集中在欧美等关键区域。他们提供的军事原著和政治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军事上,乌克兰虽然依然需要依靠盟友的持续输血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已经从战争初期主要依靠美国一国的“施舍”走向了多样化的,欧洲自身的军事能力这几年内在俄乌战争的刺激下正在走向复苏,且它与俄乌战争的战局变化是存在正回馈效应的——俄罗斯在战场上对乌克兰保持的优势越大,欧洲援乌的力度也就会越强,在这种正回馈下俄罗斯几乎已经不存在在军事上完全压服乌克兰,签订城下之盟的可能性。

  而在具体的军事上,我们单说一个数据,开战头两年内,俄乌之间的战损比还在3:1左右,也即俄罗斯每伤亡三个人,乌克兰伤亡一人。但现在这个数据据信应该已经超过了5:1,保持这样的状态下去,俄罗斯未来哪怕是在战场上拼消耗,恐怕也拼不过乌克兰——毕竟作为一场战争打到境外的“特殊军事行动”,俄罗斯的军事动员池与保家卫国的乌克兰相比,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俄罗斯目前这种透支国家未来的打法会打不下去。在这样一个此消彼长之下,请问乌克兰怎么会甘于去签订这个城下之盟呢?

  更深一步的说,在俄乌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欧洲,也不会答应基于俄罗斯目前提出价码的俄乌之间的城下之盟。因为一旦和平这样实现,欧洲安全危机的多米诺骨牌会被推倒——与俄罗斯有历史宿怨,被俄罗斯认为是其潜在“势力范围”的欧洲国家实在太多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俄乌战争的和平,如果真按俄罗斯此次开出的价码实现,对俄在欧洲长远地缘状态反而将是一个巨大的噩耗,因为它将遭遇整个欧洲铁板一块的长远的、无休无止的敌对。

  所以综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俄乌战争有按照川普想象,在阿拉斯加会谈中得到解决的可能性,这是一场注定失败、说了白说的会谈。

  当然,川普本人绝非傻瓜,他再次尝试自己一直所力主的“和平方案”,主要是为了迎合美国国内的一些情绪,很多美国人受孤立主义影响,的确认为美国为了支持乌克兰“付出太多”,美国应该省下这笔钱,优先照顾自己本国的人民。

  可是这种民意的本质其实是粗陋的,美国目前最大的利益,是以其全球领导力所向全球(或者至少是其盟友)所征收的铸币税。一旦美国的全球权威瓦解,美国民众自身的利益非但不会大幅提升,反而会倒退到今天的人们所不敢想象的地步。而美国接受俄罗斯卖掉乌克兰的和谈价码,就是这样一个导致其在全球信誉扫地的死亡开价。

  川普如果是一个目光足够长远、有真正政治智慧和责任心的领导人,他应当做的本应是引导其选民认识到这一点,就像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二战前夕总计30多次的“炉边谈话”所做的那样。可惜川普志不在此,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智慧都用在了怎样讨好自己的民粹主义选民、满足他们短期想要的愿望上了。

  这,不得不说,的确是美式民主难以克服的纰漏所在——我们无法要求选民目光长远,而如果这样的选民不幸的碰上一个一味迎合他们的政客,就会出现眼下的这样一种闹剧。

  所幸,这个闹剧不会无限度的发展。因为毕竟,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战争怎样结束、何时结束的决定权,已经即不在俄罗斯领导人手中、也不在美国领导人手中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争、鲜血、汗水与靠它们凝聚起来的共识,在将这场战争推向一个它本就应通往的结局——文明将战胜野蛮、公理会战胜强权,而自由的人民终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

  人类历史为什么是滚滚向前的呢?因为有些意识一旦形成,就无法退回,有些故事,一旦被讲述,就永为流传。有些鸟儿,一旦被放飞,就永远无法被旧日的牢笼所羁绊。

  这个结局最终会何时以何种方式来临,我们尚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因为川普的异想天开和俄方坚持的漫天要价而改变,世界早不是那个大国强权的时代了。

  而至今还留有悬念的则是——世界会不会如川普日前所恫吓的那般,因为这场战争和随之而来的系统性贸易制裁而陷入“新冷战”式的分裂。

  我们但愿那样的图景不要发生,因为如果是那样,这场战争结束后,将遭遇命运的凛冬的可能将不只有在此战中注定战败的那个国家。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3 07: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