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女子苦熬15年拿美国绿卡,却因这原因当场注销

京港台:2025-8-15 08:39| 来源:华人生活网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女子苦熬15年拿美国绿卡,却因这原因当场注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移民、绿卡相关新闻汇总!

  华人(专题)律师近日在脸书分享了一桩让人唏嘘的案例:来自中国的“苏姐”,花了15 年时间终于拿到美国绿卡,却因 10 年内在美累计居住不足 200 天,被移民(专题)局直接注销身份。

  2010 年,苏姐拿到绿卡后在西雅图(专题)购房安家。但她人在上海有稳定工作,还要照顾年迈母亲,于是形成了固定节奏:春夏在美陪读,秋冬回国工作

  去年,母亲摔断腿,她回国整整照顾了 10 个月。出发前,她特地申请了回美证(Reentry Permit),并准备了女儿的美国学籍证明,自以为万无一失。

  然而,今年 4 月经旧金山(专题)入境时,移民官连环发问:

  西雅图房子已交由朋友代管三年

  最近两年工作合同均在上海

  医保、信用卡账单寄送地址均在中国

  连超市会员卡都处于休眠状态

  面对她“有回美证、女儿在美上学”的解释,移民官冷冷回应:回美证只保证你能入境,不等于你把美国当家。一周后,她收到拒信——理由是“长期离境、缺乏实质生活关联”,绿卡正式终止。

  律师指出,这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绿卡持有人在入境时被质疑是否真正把生活重心放在美国,有人甚至在机场直接被收走绿卡。例如,有湾区会计师在疫情三年间滞留中国,虽然保留了加州(专题)驾照,但因为银行账户长期没有消费记录,被认定没有维持生活中心。也有在德州工作的工程师,长期派驻中国分公司,每年回美不足两个月,即便持有回美证,仍被移民官认定工作与家庭重心在境外而放弃身份。甚至有纽约(专题)的退休华人,虽然多年在美帮忙带孙子,却因为没有任何社区参与记录,在申请入籍时遭到拒绝。

  她解释,美国移民局衡量“是否常住”的标准,并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房产或家人是否住在美国,而是看你本人在美国生活的真实痕迹。

  驾照是否有效、是否经常参加孩子学校的活动、是否使用美国本土的银行账户和信用卡、是否在社区里有活跃的社交往来,这些都被视为判断依据。如果只是被动地待在美国,而没有积极参与当地生活,

  例如不去办图书馆卡、不参加社区活动、不参与志愿服务,也容易被认为缺乏融入迹象。而单一的证明材料往往不够有说服力,移民局更倾向于看到一整套相互印证的生活轨迹,比如你是否亲自缴纳水电费、是否有邻居作证你长期居住、外卖和购物寄送地址是否在美国等。

  她建议,尤其是女性移民者,平日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这些真实的居留证据,比如用美国手机号绑定购物平台和社交账号,将部分理财资金转入美国账户并保持活跃消费,加入当地的妈妈群或兴趣小组,定期向美国慈善机构捐款或志愿服务,积极与子女学校保持联系。如果因为家庭或工作原因需要长期离境,也应该在离开期间想办法保留与美国的持续互动,例如委托亲友帮忙维护物业、定期支付账单,或每年多次短期回美,避免被认定为完全脱离当地生活。

  邱彰强调,绿卡不仅仅是一张身份卡,更是你在美国生活状态的体现。在移民局眼中,真正能保住身份的,不是你拥有多少资产,而是你是否在这里生活、融入并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把生活的重心踏踏实实地放在美国,才不会在某一天,像苏姐一样,眼睁睁看着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大家评评理,这熬了15年的绿卡就这么没了,冤不冤?

相关专题:移民,美国,绿卡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5 21: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