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数据:出口仍是亮点 但经济活动广泛放缓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August 15, 2025
中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零售、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预期。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努力应对贸易摩擦和消费低迷。房地产行业危机持续、青年失业率高企仍打击中国消费者的信心。
7月,中国经济显示出放缓迹象。据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的数据,工业产值、零售的增速均放缓,住房价格继续下跌。
提前备货推动出口
尽管周一特朗普将“贸易休战”延长90天,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继续笼罩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此前报告称,7月出口同比上升7.2%,进口增速创一年来新高。这显示商家正赶在“贸易休战”期出货。
与此同时,这也反映出比较的基数较低。制造业减缓投资、雇佣和生产,采取观望态度。中国制造商也加大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出口,以弥补与美国业务的缺口。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Sheana Yu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出口仍是一个亮点,尽管提前备货带来的推动力在减弱,工业生产也显示出走弱迹象,正如我们所预期的。”
此外,中国也受到洪涝灾害的冲击,对许多地区的经济活动造成干扰。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中写道,中国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
“企业可能在利用现有产能,而非建新厂”
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从6月的6.8%降至5.7%。这一增速为8个月来最低。
1-7月,对工厂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略增1.6%。而此前,今年上半年的这一增速为2.8%。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中心首席经济学家Yuhan Zhang表示:“企业可能在利用现有产能,而非建设新工厂。”
他同时补充说,个别行业的表现是例外,如汽车、铁路、造船、航空以及其它运输设备行业,显示出政策驱动下高技术和战略领域仍在吸引显著的投资。
分析预计今年增速低于官方目标
北京近来加大政策措施力度,以期推动消费,同时遏制价格“内卷”。
政府担心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以及价格战可能让消费者进一步观望。尽管物价进一步降低,仍鲜有迹象显示消费者在放松钱袋。
周三发布的另一项银行借贷数据显示,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月出现20年来首次萎缩。这显示私营部门需求疲弱。
路透社的报道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长为4.6%,这将低于5%左右的官方目标。
凯投宏观的Zichun Huang表示:“我们认为今年接下来出现经济复苏的可能性不大。”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Lynne Song在一份报告中表示:“7月中国经济活动广泛放缓,零售、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均为一年来最低。”
房价继续下跌 消费相对疲弱
今年头七个月,房地产投资下跌12%,居民住房投资下跌近11%。主要城市新建房价格下降1.1%。这显示,房地产业的下滑仍在持续。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Sheana Yue表示,房价可能继续下跌,可能到2028年才会企稳。
房地产市场暴跌始于新冠疫情爆发之际,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引擎失去动力,也让数十家房地产商债台高筑。危机波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让数百万人失去工作。
政府采取措施,确保大多数已售住房完成施工,但尽管有一些刺激措施,房地产销售仍疲弱。
由于多数中国家庭的财产与房地产捆绑,其消费支出也受制于此。7月,零售上升3.7%,为7个月以来最低增速。6月零售增幅还为4.8%。
失业率从5%增加至5.2%。7月正值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之际。
居民消费价格7月环比增加0.4%,批发价格同比则下降3.6%,这也显示出需求相对疲弱。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