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越多抗药性越强! 广东屈公病媒蚊喷药杀不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广西南宁青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截至 13 日 18 时,青秀区在主动排查外省协查病例中,于青秀区建政街道及其周边陆续发现 8 例基孔肯雅热 ( 屈公病 ) 病例,患者均为轻症,目前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处置。
为控制屈公病传播,青秀已在相关区域开展蚊媒专项消杀工作,并将在全城区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建议市民积极做好个人防护,清理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若出现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爱华说,在广东特别是在广州,100% 的蚊子都出现了抗药性。不管是杀虫剂、盘香、电蚊香片或电热蚊香液,都是菊酯类农药。人类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导致蚊虫已经产生了非常高的抗药性,必须要加大药量才能够起到效果。
然后,封闭循环开始了,蚊子“抗性越强,加药越多,导致(蚊子)抗性更强”。
郑爱华提到,应急防控时,还要注意短期内集中使用灭蚊药对其他生物、土壤、水源的影响,比如蚊子的天敌之一蜻蜓的抗药性就很差,一种糟糕的可能是“蚊子还没死,蜻蜓先死了”,这样的物种歼灭战有可能给未来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专家建议,要审查杀虫剂产品和应用技术,把蚊媒对杀虫剂的耐药性,以及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纳入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大战在前,当人海战术和化学手段略显疲乏时,生物灭蚊也被派上场。于是,人们投放了 4,000 万只不吸血也不叮人的“绝育雄蚊”出战佛山、广州等地——最新战术是每发现 1 只雌蚊,就释放 5 只“绝育雄蚊”——野生雌蚊与之交配后,只能产下死卵。
广东顺德区龙江镇免费向居民的水池、水缸里投放泥鳅(一位镇领导解释说,泥鳅可以吃蚊子幼虫),禅城区在两座公园投放了近 5,200 尾食蚊鱼;驱蚊类植物也紧急上岗,南海区预计将在 289 个村/社区首期播种 200 亩艾草……
屈公病以蚊子为媒介传播病毒,健康人中招后,会出现高烧、皮疹、关节剧烈疼痛等症状。世卫组织在今年 7 月发出警告,此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已有 119 个国家报告病例,约 550 万人面临感染风险。这种病毒又被称为“关节毁灭者”,约三成患者会出现长期关节僵硬和不适,后遗症将持续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