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省市更换“三把手” 半数为70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八省市过去半年更换中共党委专职副书记,其中半数为70后副省级官员,全国70后省级“三把手”由此增至七人。其中,北京市委原常委杨晋柏今年3月底履新海南省委副书记,是目前中国最年轻的省级党委三把手。
历任粤浙苏三个经济大省的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以及出生国有大型银行的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5月也先后在江苏、福建履新省委专职副书记。7月兼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的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仅比杨晋柏年长三个月,是目前中国第二最年轻省级党委三把手。
受访学者分析,中共省级党委专职副书记主要负责协助一把手抓党务党建,难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展示出来。目前数名70后更在超过一省市担任三把手,在仕途上的光芒会淡化,一旦在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前地方党委换届未获晋升,仕途上升空间将被大幅压缩。
除了新疆和西藏两个幅员辽阔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超过两名中共党委副书记,中国多数省市区建立“一正两副”(一名书记、两名副书记)领导班子架构,一名副书记由政府一把手(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兼任,另一人为专职副书记,辅佐书记抓日常事务及基层党建工作。但因规定未统一,各地专职副书记分工呈现很大差异。
据《联合早报》梳理,中国29个省市区(不包括新疆、西藏)中,目前仅山西、安徽两省的中共省级党委三把手尚待填补,其余27人中,近四成(10人)不是二十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或纪委委员。
27人中,多数兼任省级党委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委党校校长等工作中一两个职务。
广东的孟凡利、江苏的刘小涛、福建的郭宁宁、辽宁的熊茂平、湖南的谢卫江较为特殊,分别兼任深圳、苏州、福州、大连、岳阳等地级市一把手。后面四人都在过去半年被提拔为中共省委副书记。
27人中,有七名70后,包括杨晋柏、刘小涛、郭宁宁、谢卫江,其余三人是上海的朱忠明、湖北的诸葛宇杰、内蒙古的时光辉。
自2016年中共省级党委换届以来,70后副省部级官员渐成规模,成为备受关注的政坛新星。中国首位70后副省级早在2013年亮相,时任上海奉贤区委书记时光辉升任上海市副市长,年仅43岁。但2016年以来跻身省部级的70后,在晋升时均超过45岁。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杨晋柏今年3月底南下履新海南省委副书记,是目前中国31个省区市中,最年轻省级党委三把手,仕途前景备受瞩目。 (互联网)
专研中共党政体系的台湾(专题)政治大学政治系、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寇健文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相较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目前中共高阶干部晋升速度明显放慢,正部级干部大多出生1966年以前,群体显著老化,省级党委书记中迟迟未出现70后。
中国正部级官员按惯例65岁退休。寇健文指出,70后的中共新星年龄已近55岁,如果不想在65岁淡出政坛,留给他们冲刺政治局、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的时间仅剩约10年,跑道不长。
70后省级三把手
目前仅刘捷升正部级
2017年中共十九大前最受关注的70后,有2016年升任江西省委秘书长的刘捷、2017年升任上海市委秘书长的诸葛宇杰;两人也是中国首两位70后省级党委常委。
刘捷2021年底三度跨省赴浙江任中共杭州市委书记,两年后兼任省委副书记,去年底出任代理省长,今年1月转正跻身正省级,成为中国首位70后省长。(互联网)
诸葛宇杰2023年首次跨省任湖北三把手时,坊间一度看好他可能接任省长。(互联网)
刘捷2018年从江西转任中共贵州省委秘书长,担任时任省委书记孙志刚“大秘”两年多,并在孙志刚2020年底卸任一把手前转任省委组织部部长。
在贵州与孙志刚共事的,还有2018年从上海跨省任贵州政法委书记的时光辉。时光辉2022年兼任贵州省委专职副书记,去年10月二度跨省任内蒙古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意味着他已在副省级历练12年之久。
时光辉去年10月二度跨省任内蒙古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意味着他已在副省级历练12年之久。(互联网)
与时光辉同为1970年1月生的刘捷,2021年底三度跨省赴浙江任杭州市委书记,两年后兼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去年底出任代理省长,今年1月晋升为中国首位70后省长,也是目前唯一从省级党委三把手位置跻身正部级的70后。
1971年生的诸葛宇杰,2023年调任湖北前仕途一直在上海,早年在国企工作,2016年至2023年担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先后服务过韩正、李强两任上海市委书记。他2022年3月冠病疫情期间兼任上海市委副书记,5月兼任政法委书记。
诸葛宇杰
负责工作范围缩小
诸葛宇杰首次跨省任湖北三把手时,坊间一度看好他可能接任省长,但原省委书记王蒙徽去年底到龄退居二线,省长王忠林原地升任省委书记,省长空缺由湖南原常务副省长李殿勋跨省接任。
不仅如此,诸葛宇杰在湖北负责工作范围也缩小,仅兼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寇健文分析,尽管专职副书记在中共省级党委中排名第三,但那些不分管地级市的专职副书记,负责的工作范围较小,局限在协助一把手和抓党务,“政绩不容易呈现出来”,不如一些在省委中排名更低,但掌舵省城、经济重镇的常委,既抓党建又搞经济,“有比较多的表现机会,潜力容易被看到”。
他也指出,中共提拔副省级干部时,相信还会考虑这些党委专职副书记之前的经历,有曾主政一方的经验至关重要,因这关乎地方治理能力、政治潜力有没有机会展现出来,“政绩表现、专业很重要”。
只负责工作类型三把手
晋升之路较艰难
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所研究员蔡文轩受访时分析,专职副书记分两类,一种是从事工作任务,另一种是当高层干部培养,两种逻辑完全不一样。
蔡文轩指出,只负责工作类型的专职副书记,因缺乏担任地方、省级部门一把手的经历“比较难晋升”,更多是暂调地方帮忙处理问题,之后不一定会更上一层。另一类仕途经历丰富,调任省级短暂充实履历后升任省长或省委书记。
寇健文分析,如果一个省部级干部开始出现被平调到其他省区市的情况,换地方不换职务,或在担任省城一把手后、调任另一省主管组织、统战、宣传,仕途数年停滞不前,“背后其实反映他已经慢慢开始被边缘化,因为真正关键是要有执政政绩表现……要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个因素很重要”。
对于时光辉、诸葛宇杰等出自上海官场的70后,在三把手位置上数年未更进一步,寇健文分析,中共官场目前派系竞争和影响力已几乎被消除,治理能力已成为提拔高阶干部更重要考量,有些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在新岗位上政绩不如预期,晋升前景也会因此蒙尘。
他说:“即使他(中共新星)非常年轻,过去表现也很好,但如果在正副部级职务干太久,如果七八年时间还升不上去,大概就没机会了。”
寇健文研判,70后省级党委专职副书记的晋升空间,两年后中共二十一大才会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