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国农民: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中国无人机能满足需求

京港台:2025-8-18 19:57| 来源:ZAKER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美国农民: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中国无人机能满足需求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尽管美国政府罔顾事实,对中国无人机抛出所谓“安全隐忧”的论调,但美国农民对中国企业制造的无人机及相关系统的依赖程度,却在现实需求的驱动下与日俱增。

  香港(专题)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7日报道称,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副主席布伦茨(David Bruntz)近期想为自己位于内布拉斯加州(专题)的牧场购置用于监控牛群的无人机,然而一番寻找后发现,只有中国科技巨头大疆能提供“价格合理”的解决方案。

  据报道,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早已在美国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大疆针对农业场景,推出一系列诸如播种、喷洒农药和追踪牲畜的专用解决方案,其产品迅速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布伦茨对此感叹道:“普及速度相当快。”

  与内布拉斯加州的许多农民一样,布伦茨担心供应链可能会出现中断,但当下,他觉得自己没有其他选择。对比美国本土制造的同类产品,中国的相关产品不仅价格亲民,在性能表现上更是技高一筹,可谓价廉物美。

  “他们在很多技术领域确实有优势,解决办法是美国自己研发这类产品。”布伦茨直言。

  他还提到,对当地农民来说,改用美国制造的无人机和其他农业科技设备“既不容易,也不划算”。

  事实上,在美国农业领域,中国技术的身影远不止体现在无人机上。内布拉斯加州的养牛户透露,他们使用的智能耳标和控制系统也“广泛”采用了中国技术和零部件。

  无人机市场调研机构Drone Industry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70%至80%的商用无人机由中国制造,并在传感器、速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去年12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大疆是世界最大的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占据了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90%的份额。如今该公司正积极开拓农业和其他工业用途,将其作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以大疆去年推出的 Agras T100 为例,这款专为大规模商业种植者设计的无人机,配备了100升液体喷洒系统和150升播撒系统,支持100公斤有效载重,搭载多重雷达与视觉感知系统,不仅能够胜任夜间作业,还为精准农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的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然而美国却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无端怀疑大疆等中国科技公司的无人机系统存在信息安全风险。

  早在2017年,美国五角大楼曾以所谓“数据安全隐患”为由,禁止美军使用大疆无人机产品,对其开始长达一年的制裁;2020年,美国商务部又以“违反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将包括大疆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去年3月,美“中国委员会”呼吁美政府对中国无人机,包括从其他国家转运进入美国的中国无人机征收更高的关税,并采取新的激励措施来促进美国无人机制造商的发展;美国国会去年12月通过的一项年度军事法案包括一项条款:若审查发现大疆等中国无人机制造商的产品存在“不可接受的国家安全风险”,将禁止其在美国销售。

  上个月,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中国等外国买家购置美国农田,还暗示可能收回中国投资者已持有的土地。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已启动针对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的专项审查。报道指出,由于中国在该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此举可能为征收关税和采取其他保护主义措施埋下伏笔。

  对于美方这些毫无根据的指控,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严正指出,美国这是赤裸裸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对他国产业实施打压,将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并损害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南华早报》援引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莫萨瓦-拉赫马尼商业与政府中心高级研究员科利尔(Andrew Collier)的话称,美国目前不太可能限制中国农业无人机的使用。

  科利尔认为,美国政府不愿得罪农民,因为许多农民生活在红州,而且他们不愿意改用其他国家价格更高的产品。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梅农(Jayant Menon)则表示,如果中国无人机继续发展并融入更多人工智能功能,华盛顿的态度可能会改变。“他们想努力保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然而,美国想要与中国无人机产业脱钩并非易事。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口无人机372万台,总价值达21亿美元。市场研究公司“无人机行业洞察”称,中国企业在众多无人机零部件供应方面也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外国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供应商提供零部件。

  此前,就有买家曾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欧洲制造商的技术落后于中国,他们尝试生产欧洲无人机,但无法达到中国同等技术水平。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8 21: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