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震动学界!前众议员:让哈佛的中国留学生回家

京港台:2025-8-21 11:08| 来源:华人生活网 | 评论( 28 )  | 我来说几句


震动学界!前众议员:让哈佛的中国留学生回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留学生最新动态

  8 月 20 日,《华尔街日报》刊登美国前威斯康星州联邦众议员、现任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迈克·盖拉格(Mike Gallagher)的评论文章。他在文中直言,美国应当大幅减少中国学生在本国顶尖高校,特别是在科技和人工智能等敏感领域的就读比例。这一观点一提出,立即在美国教育和政策圈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长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被认为是“美国例外主义”的象征,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更是其中的翘楚。然而,盖拉格批评称,部分高校在追求国际化和经济利益时,逐渐过度依赖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以哈佛为例,大约三成学生为国际生,而在哥伦比亚大学,这一比例更高达四成。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每年向这些高校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补助与税收优惠,本土学生录取比例却并未同步增加。

  盖拉格认为,高校在维持国际化声誉的同时,应优先考虑美国本国及盟国学生的教育机会,否则容易形成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文章中特别点名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美国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赴美攻读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据统计,2022 年,美国授予的理工科博士学位中,近 40% 由中国留学生(专题)获得。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和顶尖研究机构中,中国学者和学生也占有显著比例。

  支持盖拉格观点的人士担忧,这种高度依赖可能会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对美国不利,呼吁通过政策手段加以限制。他们强调,科研前沿关系到经济与安全竞争,不应让其它国家在关键领域掌握过多人才储备。

  盖拉格在评论中提出,如果要改变现状,白宫并不需要与大学展开冗长谈判,因为学生签证发放属于行政部门的权限。他建议政府通过限制签证的方式,逐步减少来自特定国家的学生在敏感领域的数量,从而实现所谓“风险平衡”。

  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

  支持者认为,美国在维护自身教育资源和科技优势时,确实需要重新评估国际学生比例,特别是在 AI、量子科学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学科。

  反对者则指出,美国高校之所以保持全球领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放和多元化,过度限制国际学生不仅会削弱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也可能损害学术自由与科研合作。

  部分教育专家还提醒,国际学生的学费是许多高校的重要收入来源,用来支持奖学金和科研项目。一旦人数骤减,反而可能影响美国本土学生的受益。

  根据美国教育部门数据,2023 年共有约 11 万名国际学生进入美国,其中 25% 来自中国。这一群体长期是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之一。与此同时,美国顶尖大学也因激烈的招生竞争和财政压力,不得不在国际化和本土教育之间寻找平衡。

 

相关专题:留学生,哈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2 08: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