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公车私用?把老百姓当“傻子”已经行不通了

京港台:2025-8-22 03:55| 来源:槽三刀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公车私用?把老百姓当“傻子”已经行不通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法院车辆出现在内蒙古草原被质疑公车私用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视频中,一名男性手持相机为一名女性调整拍摄角度,车顶警灯未开启且人员未着制服。

  次日,相关部门回应称,涉事车辆系干警前往内蒙古海拉尔执行跨省任务途中,因国道施工改走土路,中途休息时应女性游客请求帮忙拍照,相机为游客自备。

  当地调查后,确认车辆行驶路线符合公务需求,休息期间的拍照行为未涉及公车资源滥用,不存在违规情形。

  拍摄视频的网友随后删除了相关内容,事件逐步平息。

  三刀认为,在草原深处,一名女性独自徒步且无任何交通工具,这样的场景本身就显得异常。

  人们自然会追问:在人迹罕至的牧区,一位独行游客如何恰好出现在公务车休息的地点?又为何会选择向执行任务的干警求助拍照?

  日常经验中,即便在景区,人们也更倾向于向同行者或其他游客求助,而非执法车辆上的工作人员。

  这种情境上的违和感,让官方回应中的“热心助人”显得格外牵强。

  此外,按照常规认知,公职人员执行任务时应身着制服,这既是职业规范的要求,也是身份标识的体现。

  但事件中,相关人员并未着制服,这一细节难免让人质疑:为何在执行跨省公务时不遵循着装规范?是任务性质特殊,还是存在其他缘由?

  这种对基本职业规范的偏离,进一步削弱了回应的说服力。

  

  视频的删除,同样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公众普遍认为,如果事件确如官方所言无违规之处,保留记录本可成为澄清质疑的有力证据;而删除行为,则容易被解读为对质疑的回避,或是对不同声音的压制。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不会平息舆论,反而会加剧对事件真实性的猜测。

  众所周知,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其行为自然需要接受公众监督。

  公务用车作为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其使用是否合规、透明,直接关系到公众对权力运行的信任。

  所以,执行任务的派车记录、行程轨迹、施工路段的具体证明等,这些本可公开的信息,如果能及时呈现,就能有效减少猜测。

  然而,遗憾的是。

  此次事件中,官方回应更侧重于定性“无违规”,却对公众关切的细节缺乏充分说明,这种“结论先行”的回应方式,难以让人心悦诚服。

  当然,也有声音认为,公职人员亦是普通人,执行任务途中的短暂休息、偶然助人,不应被过度解读。

  其实,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但我想说的是公众的监督不是要将公职人员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而是希望在公与私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在规则与人性之间找到平衡。

  休息无可厚非,但需符合公务规范;助人也值得肯定,但需经得起细节推敲。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2 06: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