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文摘:习近平是列宁主义政权的坚定捍卫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墙外文摘:习近平是列宁主义政权的坚定捍卫者https://t.co/RSdrNZ0UYa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August 24, 2025
斯大林研究专家斯蒂芬·考特金认为,习近平是中国列宁主义政权的产物,也是该政权的坚定捍卫者。他毕生的使命就是确保这个政权的存续。确保政权存续就意味着要禁止任何有意义的政治改革。
时事节目“不明白播客”发布《Kotkin:从斯大林的大清洗看今天的习近平》,主持人袁莉邀请著名历史学家、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考特金(Stephen Kotkin),从斯大林的共产极权运作逻辑考察习近平的统治。
考特金教授说,在他写的斯大林传记中提出的一个论点是:是制度帮助创造了斯大林,而不是反过来。判断习近平的领导,要考虑政权的发展趋势。习近平2012年上台之前,国家经济长期向好,同时在国内外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因此你可以推测,如果习近平在1979年掌权,他可能会怎么做。也许在1979年,他看起来会更像邓小平。或许那个时代塑造了邓小平。正如邓小平塑造了那个时代。如果邓小平2012年掌权,而不是1979年,他会更像习近平,而不是我们所知道的1979年的邓小平。

2025年5月8日,习近平应普京之邀访问莫斯科。图像来源: Mikhail Metzel/Russian Presidential Press and Information Office/TASS/dpa/picture alliance
禁止任何有意义的政治改革
考特金表示,中国共产党把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其垄断地位作为其首要目标。他们想要中国变得伟大,变得强大。他们希望中国回到他们认为应有的地位,成为东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主导力量。但在他们看来,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党能否保持其作为这个大国所有政策的唯一决定者的地位。所以,所有一切都为了党的政权延续而服务。一旦你允许经济自由化,就会危及党的权力垄断,正如邓小平当时,为了复苏国家经济,使国家摆脱毛泽东政策和共产主义政权所造成的贫困的做法。
考特金表示,习近平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很难判断。所以他不称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权,而称之为列宁主义政权。因为它具有一个列宁主义结构。这种无法进行政治改革并得以生存的特点正是列宁主义政权的本质。习近平并非那个列宁主义政权的缔造者。他是这个政权的产物。现在他是该政权的坚定捍卫者。他毕生的使命就是确保这个政权的存续。确保政权存续就意味着要禁止任何有意义的政治改革。所以这关乎的是列宁主义政权的结构。而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意愿或特质。
特朗普对习近平示好不只是权宜之计
关注中国问题的时政网站“中参馆”(China File)发表圆桌讨论《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到底改变了多少》,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在讨论中说,特朗普总统的对华政策仍在调整中。他第二任期初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例如提高关税、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收取高额费用。但最近,政府的态度明显软化。有迹象表明,这种政策和语调的变化可能不只是权宜之计。特朗普继续对习近平释放积极信号,称其为“伟大的人”和“好朋友”。与此同时,他却对其他盟国领导人持批评态度。政府还放松了某些出口管制,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党共识——即不将国家安全事务纳入谈判。此外,由财政部长 贝森特主导的经济团队正在积极与中国谈判,可能在年底进行的两国领导人峰会期间宣布新的贸易或更广泛协议,从而重塑未来几年的双边关系。
卡特勒指出,中国这次要求更平衡的协议,美国不得不在出口管制等敏感问题上做出让步。而且,北京宣布的大规模购买美国产品的承诺值得怀疑,因为中国在上一次协议中未能完全兑现类似承诺。
特朗普从未对中国真正强硬过
詹姆斯·曼恩(James Man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驻校作家)在讨论中指出,特朗普的确正在对华“软化”。但要补充一点——他的第二任期除了口头表态和可逆的威胁外,从未真正强硬过。目前并不存在长期、一致的战略。早些时候,甚至有人猜测特朗普可能上演“反向基辛格”,即联俄制华。但现在讽刺的是,他正试图拉拢中国来制衡俄罗斯。
曼恩认为,特朗普正在为秋季与北京的“和解”铺路。他很可能亲自访华,接受盛大接待,并宣布中国将购买更多美国产品。在可能的北京峰会之后,局势大概率依旧。特朗普过一段时间又会批评中国,直到话锋再次转向。但就实际行动而言,特朗普不会做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