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深入“战争腹地”拍摄关于乌克兰的电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艾未未深入“战争腹地”拍摄关于乌克兰的电影https://t.co/3aMug7JOub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August 25, 2025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宣布他正在拍摄一部关于乌克兰的电影。几天前,社群媒体上出现艾未未据称走访乌克兰哈尔科夫北部前线的照片。
《柏林报》(Berliner Zeitung)近日刊登了在基辅对现年67岁的艾未未的采访。艾未未向该报表示,他计划在乌克兰逗留两个月,以拍摄一部关于乌克兰的电影。该片将探索乌克兰为何依然生机勃勃以及在如此艰难的时代,文化如何生存等问题。"我来到这里,与人们见面,看他们处于什么状态,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艾未未说。”我慢慢开始了解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我在想,我是否能做得更多。“
艾未未原本是前往乌克兰办作品展,该展览预计9月中旬在基辅国家展览中心(VDNG)文化馆开幕,主题围绕战争与和平。
“后来我决定全身心投入其中,”艾未未说。“我总是想了解更多,挑战自己,让自己置身于困境之中。”他还表示,他这样做是为了形成判断力,“作为艺术家,我必须找到一种表达方式。”
艾未未讲到,他刚从乌克兰哈尔科夫北部前线回来,在战壕里和乌克兰士兵们待了一段时间。
数天前,乌克兰媒体Obozrevatel刊出多张俄罗斯行动艺术家、前独立媒体Mediazona发行人维尔季洛夫(Pyotr Verzilov)在社群平台上发布的照片。照片上,艾未未和维尔季洛夫都身穿迷彩防弹背心、头戴钢盔。维尔季洛夫在帖文中称,艾未未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世界文化的支柱与当代艺术的象征”。他强调,艾未未深入“战争腹地”支援乌克兰人民,展现出智慧与勇气。
艾未未在采访中特别谈到向日葵。他说,“他们(乌克兰人)相信阳光,相信向日葵。战争初期一位乌克兰妇女告诉俄罗斯士兵:‘把葵花籽放在口袋里,明年就会长出向日葵。’我从未听过比这更感人的话。语言简洁,却充满诗意,并且深刻地诠释了人生的真谛。"
向日葵是乌克兰的国家象征。而艾未未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以葵花籽为主题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艾未未说,“我成长的环境和乌克兰非常相似。就连植物和土壤都让我想起我成长的地方。我真的在这里建立起了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这里的人非常友好,愿意支持你。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这里实现一个大项目,拍一部电影。”
艾未未表示,该项目由支持乌克兰文化、推动艺术家去乌克兰的非营利组织运营。“这部电影将展现乌克兰这片向日葵的土地。”
批评西方政策
采访中,艾未未也对德国和西方的政策提出批评。他说:“我不喜欢任何一个一边牺牲人民权利,一边又自诩为道德精英的国家。俄罗斯人自以为高人一等,否则他们就不会发动这场战争。美国也一样,否则他们就不会邀请俄罗斯来决定另一个国家的命运。”
过去几年中,艾未未多次对德国等国提出批评,比如批评德国等国只顾利益而未援手香港抗争。他在此次接受《柏林报》采访中也谈到,两个月前他曾在柏林举办过一个展览,但没有记者前往报道。
艾未未2017年曾推出关注全球难民问题的纪录片《人流》,为难民发声。该片在20多个不同国家拍摄,包括希腊、法国、肯尼亚、黎巴嫩和加沙地带的难民营、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以及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边境。艾未未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该片的拍摄的过程中“始终把我自己看做是他们中的一人”,“其实我本人的成长经历与难民相似”。
从2011年4月3日至2015年7月期间,中国大陆扣押了艾未未的护照。其间,艾未未曾因批评中国政府被拘留。2015年7月底,艾未未来到德国,2019年移居英国剑桥,2021年左右开始主要在葡萄牙居住,但仍在柏林拥有一间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