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小扎高薪挖来的人又跳回OpenAI!赵晟佳也要回去

京港台:2025-8-28 00:08| 来源:量子位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小扎高薪挖来的人又跳回OpenAI!赵晟佳也要回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扎克伯格刚刚9位数高薪挖到的人才们,已经坐不住了。根据连线杂志消息,两名员工在Meta工作不到一个月后,已重返之前效力的OpenAI。甚至新任首席科学家赵晟佳也被曝光曾试图重返OpenAI,更是一度签署了聘用协议。老员工也跟着出走,一位在Meta工作将近10年的高层也一起转投OpenAI。

  扎克伯格刚刚9位数高薪挖到的人才们,已经坐不住了。

  根据连线杂志消息,两名员工在Meta工作不到一个月后,已重返之前效力的OpenAI。

  

  甚至新任首席科学家赵晟佳也被曝光曾试图重返OpenAI,更是一度签署了聘用协议。

  

  老员工也跟着出走,一位在Meta工作将近10年的高层也一起转投OpenAI。

  从PyTorch核心开发者到生成式AI产品总监,从前沿研究员到基础设施工程师,各个关键岗位至少流失了8位人才。

  ……

  有网友开玩笑说,新的前沿实验室被命名为“TBD”(待定)是有原因的,原来是人员待定啊。

  

  但更严重的是华尔街方面已经开始质疑:扎克伯格砸下的九位数薪酬和720亿美元AI投资,到底能不能换来回报?

  

  关键人才出走的连锁反应

  从PyTorch核心开发者到生成式AI产品总监,从前沿研究员到基础设施工程师,各个关键岗位都在流失人才。

  Avi Verma曾是OpenAI研究员,短暂的加入Meta一个月就回去了,甚至连领英界面都没有留下Meta的痕迹。

  

  Ethan Knight特殊一些,他在OpenAI参与了ChatGPT早期研发,后来加入了马斯克的xAI,被挖来Meta后也是不到一个月就走人。

  另一位离职的Meta研究员Rishabh Agarwal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布离职时写道:“离开新成立的超级智能TBD实验室是个艰难的决定,特别是考虑到这里的人才和算力密度。但在谷歌大脑、DeepMind和Meta工作了7年半之后,我感到是时候承担不同类型的风险了。”

  

  除了新员工回流外,老员工出走的规模和速度也超出了预期。

  PyTorch和Triton的核心开发者Bert Maher选择加入了竞争对手Anthropic,这对Meta的AI基础设施建设团队是个不小的打击。

  

  这种离职潮还在向中层管理岗位蔓延。

  Meta还失去了一位工作了近十年的领导者。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Meta生成式AI产品管理总监Chaya Nayak加入OpenAI作为“特别行动人”。

  

  据统计,至少有8名员工在MSL成立不到两个月内离职,涵盖了研究、工程和产品管理等各个关键领域。

  更令人担忧的是,Meta内部关于”Do Not Rehire(不予再聘)”名单的传闻开始流传,这进一步打击了员工的心理安全感。

  重组带来的管理混乱

  扎克伯格为了追赶OpenAI和谷歌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开出了科技行业前所未有的薪酬方案。

  单人签约奖金最高达到1亿美元,这个数字通常只会出现在职业体育明星的合同里。

  这种”快狠贵”的挖人策略确实在短期内见效了。

  Meta迅速组建起了号称人才密度和算力密度双高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扎克伯格昭告天下要打造“个人级超级智能”,直接对标OpenAI和Google DeepMind。

  

  然而,高价挖来的人才和原有团队之间很快就出现了裂痕。

  据内部人士透露,天价新人的快速晋位触发了严重的内部公平感争议,资源分配博弈日益激烈,导致不少资深老员工感到被边缘化,士气明显下滑。

  就在人才矛盾愈演愈烈的时候,Meta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调整。整个AI工作被分拆为四个部门:前沿研究团队(TBD Lab)、AI产品、基础设施和长期探索(FAIR延续),全部归属于新成立的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

  

  这已经是Meta在近几个月内的第4次AI团队重组了。

  频繁的组织调整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管理关系不断更替,项目目标频繁切换,员工们普遍感到超负荷。

  一位离职员工在内部论坛上写道:”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换老板了,每次重组都要重新适应新的管理风格和工作重点。”

  华尔街的反应更加直接。在AI开支焦虑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开始质疑Meta高达720亿美元的AI资本开支能否带来相应回报。

  有分析师指出,如果Meta不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内拿出实质性的AI产品突破,资本市场的耐心可能会迅速耗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Meta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如果能够在接下来的一两个季度内稳定组织、明确技术路线,并在产品端取得突破,这波离职潮可能只是“成长的阵痛”。但如果组织动荡持续,关键人才继续流失,Meta在AI竞赛中可能会进一步落后。

  扎克伯格的AI巨头之路,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专题:Facebook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8 00: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