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881亿,上海房地产巨头暴雷 董事长被抓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本以为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受到迫害的只有那些小公司,却不想就连房地产龙头企业也突然“暴雷”。
近期多家官媒爆料,上海某房地产巨头公司的总债务已经达到了1881亿元,如今公司资产相继被冻结。
而看到公司董事长因违法被警方留置,才知道这家巨头企业的陨落完全是他们咎由自取。
那究竟是哪些公司突然崩盘?这家公司又做了什么?
房地产楼盘
泰禾帝国的崩塌时刻
在当下,房地产市场依旧处于深度调整期,而泰禾集团这个曾经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名字,如今却深陷泥沼,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2025年一季度财报中,泰禾集团呈现出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其总资产1647亿元,这一数字已经相当惊人。
但更惊人的是,公司的总负债却高达1881.91亿元,资不抵债的窟窿达到234亿元。
这样的负债规模,让泰禾集团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早在2023年7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已对泰禾集团下达了终止上市的决定。
原因是其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这一标志性事件宣告了泰禾集团正式告别A股市场。
但没想到退市仅仅是泰禾集团危机的开端,到了2024年,公司已到期未归还借款本金飙升至734.9亿元,超过了许多中小型房企的总资产规模。
强制退市

更为严重的是,其总资产的65%,也就是1070亿元资产,已被冻结或查封,这意味着公司几乎失去了大部分资产的流动性,资金链彻底断裂。
而这还没完,在8月22日,泰禾集团再遭重创。
公司董事长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同一天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黄其森个人被处以300万元罚款,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罚款600万元。
黄其森被誉为“豪宅教父”,他的留置让泰禾集团的管理层陷入动荡,也让市场对泰禾集团的未来更加悲观。
“豪宅教父”黄其森

成也黄其森,败也黄其森
在1996年,31岁的黄其森带着父母给的启动资金,毅然辞去公职,在福建创立了泰禾集团。
黄其森毕业于福州大学,作为一名高材生,他既有闽商“爱拼才会赢”的冒险精神,又对产品品质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2002年黄其森做出了改变泰禾集团命运的重大决策,进军北京房地产市场,打造“运河岸上的院子”项目。

为了实现“森林里的别墅”这一独特理念,他不惜成本,坚持保留项目内的每一棵树,甚至专门建了两个苗圃来移植古树。
2010年泰禾集团成功借壳福建三农上市,成为当年唯一上市的房地产企业,这为其后续的扩张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真正的爆发始于2013年,黄其森开启了激进的扩张战略,采用“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试图在房地产市场快速抢占份额。
在2013-2017年间,泰禾集团合同销售额增长超7倍,年化增长率达68.7%,并在2017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大关,行业排名跃升至第17位。
风光一时

而疯狂扩张的背后是高得惊人的负债,到2017年末,泰禾集团净负债率飙升至473.4%。
为了拿地,泰禾集团不惜一切代价,2014年其土地支出高达146亿元,远超全年营收84亿元。
第二年黄其森更是豪掷85亿元拿下北京、深圳两地“地王”,其中深圳项目楼面地价高达7.99万元/平方米,甚至超过了周边在售住宅均价。
黄其森将杠杆用到了极致,通过信托等渠道融资,利息成本高达15%以上
严重负债

当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收紧,泰禾集团彻底丧失了公开市场融资能力,资金链瞬间陷入恶性循环。
到了2024年,泰禾集团利息支出高达89亿元,占全年营收的42.3%,巨额的利息负担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
终于到了近期,泰禾集团全面崩盘,房地产巨头就此陨落。
那像泰禾集团这样庞大公司,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公司崩盘

泰禾该何去何从
泰禾集团公告显示,即便董事长黄其森被留置,大量资产被冻结,但目前仍按照原有的组织架构正常运转,各项经营活动也在继续推进。
为了摆脱困境,泰禾集团开始大规模出售资产,通过拍卖旗下房产来偿还债务。
同时积极引入长城资产、信达资产等六大AMC机构参与债务重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短期的债务压力。
努力还债

在当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小而美”成为泰禾集团寻求重生的战略方向。
曾经追求千亿规模的泰禾集团,如今不得不放下身段,收缩业务战线。
参考其他同行的转型经验,泰禾集团要想实现重生,必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大幅减轻债务负担、二是恢复盈利能力、三是消除潜在风险。
但现实情况是,泰禾集团的重整难度远超融创、佳兆业等同行企业,重新上市的概率据估算不足30%。
艰难求存

若一切顺利,按照乐观的预测,泰禾集团最快也要到2029年才能提交重新上市申请。
但房地产行业长期低迷的风险依旧存在,如果债务重组进展缓慢,项目去化率低于预期,泰禾集团很可能陷入“僵尸企业”状态,最终只能通过破产清算。
从曾经的千亿房企到如今艰难的退市重整之路,泰禾集团的转型充满了不确定性,“小而美”的愿景虽然美好,但要实现却困难重重。
风光不在

泰禾集团的案例是房地产行业变革的一个缩影,它再次证实稳健经营、合理控制债务规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泰禾集团自身而言,在未来的日子里,需要在债务、资产、业务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每一步都将决定着这家企业能否在绝境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