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高官轮番“羞辱” 莫迪正走向全面溃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随着印总理莫迪即将来中国参加上合峰会,川普政府对他的攻击,正变得越来越尖锐。美财长贝森特毫不掩饰,说印度(专题)不是中国,别想要特殊待遇。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更是把俄乌冲突的锅扣到了莫迪头上。莫迪执掌印度11年,这是他的至暗时刻,那么问题来了,莫迪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多向结盟”策略为什么会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走向全面溃败呢?
美印亲密关系
印度和美国的亲密关系,可以追溯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都试图拉拢印度不同,这期间的美印关系,是建立在对中国崛起的防备上。同时,印度还坚持伙伴关系多元化,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推动多极化秩序等等,印度的决策层似乎认为,他们可以在俄罗斯和美国,伊朗和以色列(专题)之间左右逢源,还能继续当“全球南方”的领导者。
站在2025年的角度回望过去,我们当然能看清,这种想法是极度荒谬的。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政府确实从这种“独立外交”中获得了很多好处。他们从俄罗斯买军火、买能源,吸引美西方企业来投资,客观上促成了莫迪上台后,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埋下了隐患。
莫迪很清楚,美国能容忍印度跟俄罗斯、伊朗这些“敌对势力”保持联系,是因为印度,在印太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川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执政时主推的印太战略,也确实巩固了印度在地区内的战略价值。
印度的战略误判
当时的美国政府认为,只要印度能在边境问题上尽量制造麻烦,中国的战略精力就会被大大分散,让印度在南亚次大陆作威作福,也未尝不可。但当俄乌冲突爆发,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戛然而止时,问题出现了。美西方要给印度好处,前提是自己家里有余粮,现在全球经济从做大蛋糕变成了存量争夺,印度就自然而然,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川普为什么要指责印度是全球关税最高的国家,反复敲打印度?无非就是想从莫迪手里搞点钱,而印度这些年,争取到的外部支持,又没有转化为国内的生产力,政府长期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莫迪吹的是,要在多少年内,把印度建设成发达国家,但实际上,印度仍是一个农业国,他们的产业结构,经济体系,相比本世纪初,没有任何改变。
而这也决定了,他们在任何产业上,都没有中国这样不可取代的优势,面对美西方的突然变脸,没有任何招架能力。比如莫迪反复强调的,不会牺牲小企业和农民的利益。那印度早干嘛去了,为什么没有为这些群体寻找别的出路?
莫迪该怎么办
相比之下,中国从2014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就在为今天的中美博弈做准备,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们和“一带一路”共建国的进出口额,在总进出口额中占比首次超过50%。和我们的战略眼光、强大执行力比起来,印度政府做了什么?几乎什么都没有做。
自身的工业体系没搭建起来,经济发展仍高度依赖美西方,就别怪人家拿这个来说事,至于跟俄罗斯、伊朗的联系,也立刻成了美西方用来谴责印度的理由。再加上“全球南方”国家纷纷选择跟中国合作,莫迪政府也逐渐从“多向结盟”,变成了被所有盟友抛弃,陷入外交孤立之中。
本来,美国是想用这招来对付中国,川普团队不止一次放话,要拉拢盟友孤立中国。他们却发现,这招在印度身上更好使。说到底,就是中国有实力,印度没有,莫迪光靠长袖善舞,嘴炮外交,恐怕什么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