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为九三阅兵拉开外交序幕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8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以及埃及、柬埔寨、尼泊尔等国家领导人开始陆续抵达中国天津。他们是为31起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而来。峰会时间的安排恰巧与9月3日中国纪念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活动临近。大部分出席上合组织峰会的国家领导人或代表也将出席9月3日大型阅兵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九三大阅兵已经借助上合峰会揭开了一个外交序幕。

按照中国官方的说法,这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是该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的确,该组织自2001年由中、俄两大国主导的上海合作五国机制发展而来,如今已经有十个成员国,两个观察员国,另有是14个伙伴关系国。无论是从经济体量,还是从人口数量,或覆盖面积来说,该组织的确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横跨欧亚大陆超过60%的土地的合作组织,北有俄罗斯,南有斯里兰卡、柬埔寨,东有中国,西达土耳其。不过,尽管因为白俄罗斯的正式加入,说这次天津峰会是该组织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并不为过,但从其中成员来看,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的成员抱团取暖的特点却越来越明显。
2001年,由中俄两国加中亚地区四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最初的目的更是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问题,尤其是应对激进伊斯兰势力的挑战的团体。但随着中国实力的崛起,以及国际地缘政治逐渐紧张的格局,自2016年起,该组织迅速扩大,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该组织的对话伙伴,另一方面,印度(专题)和巴基斯坦在2017年成为正式成员后,伊朗也在2023年加入其中。2024年则随着白俄罗斯的加入,成员国扩大为十个。但自2018年起,中国与美国关系随贸易战转入全面战略竞争,与其它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渐趋紧张。俄罗斯则在2022年2月底全面发动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成为美欧等西方国家不断声讨并严厉制裁的目标。2023年成为正式成员的伊朗则因为2015年与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加德国签署的核协议执行陷入僵持,并重新启动浓缩铀提炼而与美欧关系紧张,也始终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之下。此次天津峰会启动之际,俄罗斯与美国及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就乌克兰战场停火的对话始终难以推进,中国也因为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而与欧洲关系难以改善。而伊朗则因为其浓缩铀提炼努力的不断推进以及在中东冲突中扮演的金主角色而在今年6月底,遭遇以色列(专题)空袭之后,又遭遇美军对其核设施的轰炸。换句话说,中、俄、伊三国当前都陷于一种与西方对峙,在国际舞台颇有些孤立的状态。上合组织峰会自然也就成了宣示不再孤立的舞台。印度总理此次时隔六年到访中国,出席峰会,虽然显示近年紧张的中印关系近期有所改善,但也与印度与美国的关系近日出现紧张不无关系。
俄罗斯总统普京离开莫斯科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率先表态,称中国与俄罗斯反对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所谓“歧视性”制裁措施。话中所指,当然首先是俄罗斯三年多来因乌克兰战争而面对的西方一波波的制裁措施,一些中国企业也因为政府坚持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尤其是被西方指责向俄罗斯输送军民两用物资而成为制裁目标。而英法德三国也因为伊朗核谈判毫无进展而宣布对伊朗启动全面恢复制裁程序。
尽管中国政府将这次有20个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天津峰会比喻称抵抗面对霸权主义的长城,强调该组织对当今世界动荡格局中的稳定作用,但对于困扰上合组织峰会成员国的种种危机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俄乌战争持续以及谈判艰难,上合组织似乎无缘发言,中国目前也只是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旁观者。以色列6月底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以及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上合组织更是缺席。就连该组织两个正式成员印度和巴基斯坦5月初再发军事冲突,上合组织似也只能作壁上观。而且,该组织6月在青岛举行的防长会议上,印度不满大会联合声明未提及导致印巴再发冲突的帕哈尔甘袭击事件和跨境恐怖主义,而拒绝签字。印度也没有跟随该组织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行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合组织虽然在各个领域的内部合作不断扩大并深入,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借天津峰会与土耳其总统讨论乌克兰问题,也将与伊朗总统商谈伊朗核问题,但面对纷扰动荡的当前国际形势凸显出的更是东西方的对立,该组织尚没有形成一支能够协调一致发挥作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