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说白了,中国这是把稀土那套玩法,用到了更关键的小金属上,你卡我芯片脖子,我就攥紧你高科技产业链的命门。
中国这次出手,早就有规划了。2023 年 8 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一起发了公告,明确说了氮化镓芯片、区熔锗锭这些产品,以后要出口,必须先拿到官方许可。没有许可证,不管是谁,想把这些东西运出国门,门儿都没有。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镓和锗这俩名字,但在高科技领域,这俩东西简直是 “隐形刚需”。不管是手机里的芯片、通信基站的零件,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都离不开它们。可以说,没有镓和锗,不少高科技产品根本造不出来。
公告一出来,全球不少企业都慌了神。毕竟数据摆在这儿呢,全世界近 96% 的镓,还有超过 60% 的锗,都是中国生产的。这个比例可不是简单的 “供应多”,而是实打实的垄断级供应能力。
如果中国不卖给国外,他们想要自己生产的话估计是没那么容易的。因为镓是生产铝的时候产生的副产品,要想获得它就必须拥有大规模的铝工业,还得有专门的提取技术。现在全球能稳定产出镓的国家,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中国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锗也一样,虽然这个可以直接开采,但优质的锗矿本身就少,而且提炼过程复杂,成本还高。很多国家就算有锗矿,也因为成本和技术问题,不愿意自己搞生产,一直依赖进口。中国不仅有锗矿,提炼技术也成熟,这些年一直是全球锗供应的 “压舱石”。
这次中国出台出口管制,其实也只是为了保护自身的资源安全,也是为了引导全球产业链更合理地发展。这些年,有些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对中国搞限制,又是卡芯片供应,又是限制技术出口,想着把中国排除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之外。
现在中国在镓和锗上做出口管制,其实是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让这些国家明白,全球产业链是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
而且,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 “一刀切”。公告里说得很清楚,只要符合规定,拿到了官方许可,正常的贸易往来还是可以继续的。
从这事儿也能看出来,咱们中国压根没想堵死别人的路。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让大家在合作的时候多讲点互相尊重,别总动不动就搞那些 “单边制裁” 的小动作。
再看看海关这边的执行力度,就知道这次管制可不是嘴上说说。现在海关查氮化镓芯片、区熔锗锭这些出口货物,比以前严多了。每一批货都得仔细核对有没有许可证,但凡手续不全,直接就扣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种严格的执行力度,也让全球企业更加重视这次出口管制,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供应链。
对咱们中国企业来说,这事儿反倒是个机会。以前咱们卖的镓和锗,大多是原材料,赚的都是辛苦钱,利润不高。现在有了出口管制,好多企业都开始往深加工方向使劲了。这样一来,产品本身的价值提高了,咱们中国在全球镓锗产业链里的位置也更稳当了。
这时候有的国家就开始着急了,想着赶紧找替代方案,但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啊,想自己生产的话,从前期规划到最后投产,没个好几年根本下不来。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全球镓锗供应的大头,还得是咱们中国说了算。
现在好多国家都想明白了,还是跟中国合作最踏实,都主动找上门来沟通,想在镓锗供应上和咱们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也说明,中国的这次出口管制,不仅保护了自身的资源安全,还推动了全球产业链朝着更合理、更公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