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30分钟“日式走路”火爆全球 专家有话说

京港台:2025-9-3 07:17| 来源:中时新闻网 | 我来说几句


30分钟“日式走路”火爆全球 专家有话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名澳洲网红健身教练将一项2007 年日本(专题)研究,重新包装成简单的间歇走路运动,引发风潮。这种轮流进行3分钟快走与3分钟慢走的走法,宣称可带来超越每日1万步的好处。然而有专家提醒,网络爆红的健康潮流往往过度简化科学,缺乏细节。

  《洛杉矶(专题)时报》报道指出,这项被称为“日式走路”(Japanese walking)的最新健身潮流,正在 TikTok 上疯传,并蔓延至社交媒体与其他平台,让人好奇这种运动是否真能比传统散步更有效改善健康。

  此运动法源自 2007 年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的日本研究,测试高强度间歇走路的效果。但最近的热潮源自澳洲网红兼健身教练特奥(Eugene Teo)在 TikTok 发布的一段短片,观看次数超过 1000 万,在YouTube 更突破 1835万。他将这项有科学根据的运动法,改造成更易懂、更适合演算法传播的版本,取名“日式走路”。

  33 岁的特奥近日接受《洛杉矶时报》访问时表示:“人们不喜欢健身术语,也不喜欢复杂的科学名词。如果我想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就要让健身与科学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他在影片中解释该怎么进行日式走路:快走3分钟再慢走3分钟,重复做5次。

  特奥依据的小型日本研究涵盖186名女性与60名男性,每周进行4天以上这套运动者的血压、腿部肌力与有氧能力(aerobic capacity)的改善幅度,都比持续中等强度走路组更大。

  虽然这套方法并非特奥发明,但他让它触及了数百万人。他说,自己的影片能引起共鸣,是因为许多人被“每天一定要走到1万步”的压力压垮。然而,这阵风潮背后的科学是否像宣传的那么强而有力呢?

  南加州(专题)大学凯克医学院心脏科医生赫勒(Helga Van Herle)指出,原始研究设计存在缺陷。只有高强度走路组配戴加速度计监测,而中等强度组没有,这可能导致结果偏向高强度组。她提到,这属于“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即被观察的人可能因知道自己被监测而改变行为。

  同样来自凯克医学院的医生加格(Parveen Garg)表示,间歇快走并非医生常特别推荐的运动法。该研究样本小,本意是启发后续研究,而非得出广泛结论。他支持任何促使人们去活动的方法,但提醒不要过度吹捧“日式走路”的好处。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3 07: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