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大面积停招人文社科博士,永久关停...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近日,芝加哥(专题)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宣布将在2026-2027学年减少约一半系所的博士招生规模,并完全停止其他博士项目的招生。这意味着以下系所将不招收新的博士生:古典学、比较文学、日耳曼学、中东研究、罗曼语与文学、斯拉夫语与文学、南亚语言与文明,以及音乐系的民族音乐学、音乐史与理论项目。
同时,据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黛博拉·尼尔森(Deborah Nelson)发给教职工的邮件显示,艺术史、电影与媒体研究、东亚语言与文明、英语语言与文学、语言学、音乐(作曲方向)以及哲学系等7个系将缩减博士生招生总人数。芝加哥大学并未透露这些系将具体减少多少博士生名额。
此外,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也宣布,2026–2027 学年将暂停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社会思想以及科学的概念与历史研究等四个博士项目的招生。芝加哥大学的克朗家庭社会工作、政策与实践学院也将暂停博士招生,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则暂停公共政策博士、政治经济学博士和公共政策硕士招生。更早些时候,著名的芝加哥大学列奥·施特劳斯研究中心已于6月30日永久关停。
“维持现状是行不通的,”尼尔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对教职员工写道。她补充说,如果不进行变革,该学院将面临“我们曾经的理想抱负变得苍白褪色、面目全非”的风险。
一些教职员工对拟议的改革感到不安。有教员表示,“感觉联邦政府效率部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根据特朗普(专题)政府最近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该大学将面临多项学生贷款项目的削减或取消。
特朗普政府还大幅削减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美国人文基金会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对芝加哥大学的拨款。今年五月教职员工预算听证会上的报告称,目前的影响在1000万至1500万美元之间,但明年可能增长至高达4000万美元。美国国务院和司法部还曾对芝加哥大学及其他地方的国际学生进行威胁,先是取消后又恢复了学生签证,并宣布对该大学的国际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除了来自外部的财政挑战,芝加哥大学还在应对其2.21亿美元赤字的后续影响。为了与历史更悠久、资金更雄厚的大学并驾齐驱,芝加哥大学近些年提供广泛的助学金和进行大规模建设项目,并由此产生了这笔巨大的财政赤字。
芝加哥大学并不是唯一一所因财务压力等因素缩减博士项目的名校。去年11月,波士顿(专题)大学宣布暂停哲学、英语、历史等十余个人文社科博士项目的招生。今年2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也先后宣布暂停相关招生。此外,芝加哥大学削减语言项目的举措,也反映出美国高校普遍缩减外语教育资源的趋势。2023年,西弗吉尼亚大学就因彻底取消所有外语学位项目而在学界引发争议。
“这既可悲又可耻,”芝加哥大学南亚语言与文明系的教授安德鲁·奥莱特 (Andrew Ollett)说道,“因为这意味着金钱的价值观凌驾于我们作为教师、教育者和研究人员所追求的价值之上。”他认为,大学不能一边声称重视人文学科作为知识生产领域,一边削减博士项目。
“在人文学科,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不想再创造新知识了,”奥莱特说。教师们认为,这些指控源于高等教育中日益增长的一种需求,即需要证明整个人文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并展示人文学科的学生在学术界之外的价值。奥莱特正在动员教职工共同就拟议的改革提出关切。奥莱特说,如果学院的重组削减了博士和语言项目,这将标志着“我的系的终结,而从大多数方面来看,它是北美最好的南亚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