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仪式上"刘老庒连"旗帜上的"庒"为什么多一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今天的阅兵仪式,共有45个方(梯)队受阅,其中有一个战旗方队,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充分展现了抗战英雄部队的血脉传承。
今天上午的阅兵直播当中,当战旗方队浩荡而来,在淮安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集中收看的人们,瞬间沸腾了。“刘老庄连”那面镌刻着英雄过往的红色战旗猎猎飘扬,熟悉的番号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感到激动与自豪。

记者发现,“刘老庄连”这面荣誉旗帜上,“庄”字多了一点,这又是为什么呢?
记者联系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馆长石明闯,他向记者道出了原委。

1943年3月18日,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1000多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5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肉搏拼杀,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最终,因寡不敌众,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
朱德同志称赞此战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同志誉之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
82名官兵牺牲后,七旅重建四连,挑选82名青年补入该连,命名为“刘老庄连”。
下图就是当时的连队旗帜,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旗帜上,“庄”字就多了一点。
而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书写习惯,“庒”是“庄”的异体字,在过去,两字同义同音。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专题)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异体字为非规范汉字。同时,该规定也指出了允许使用的六种场合,其中包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石明闯馆长介绍说,今天阅兵仪式上使用的“庒”字应该就属于允许使用的一种特殊情况。
因为“刘老庄连”在82年前被命名时就是这么写的,今天阅兵仪式上的旗帜保留原有的字体和图案,也是对先辈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精神的传承。
作为烈士家乡人民,82烈士的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必须一代代传下去、用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告慰先烈,让英雄的土地焕发更强的生机与活力。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馆长 石明闯
石明闯馆长向“刘老庄连”了解得知,带点的“刘老庒连”是连队的荣誉旗帜,目前连队的队旗为现代汉字的“刘老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