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前夕大手笔,中国养老金稳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万亿国资划入社保,养老金稳了!
在大阅兵前一天,一则“中国已划转万亿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消息令许多人瞳孔地震。
同时,9月2日当天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开《关于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税收政策的通知》。
因为第二天的大阅兵震撼全球、全网刷屏,加之后劲太大,“已划转万亿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消息甚至没挤上热搜,但这也丝毫不影响它超重磅的分量。
这次《通知》就是对“已划转的万亿国资”制定的税收政策配套。《通知》的核心内容,是对承接主体(社保基金、各省市)运用划转资产投资产生的收益,给予税收优惠。
关键细节有两点:
1,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金融商品(应该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转让收入,免增值税;转让划转资产取得的收入,免所得税;转让划转的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免印花税;转让划转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及运用现金收益买卖股票,印花税实行先征后返。
2,这一优惠政策执行日期追溯至2024年4月1日,此前已缴纳税款可退还。
也就是说,之前国家划转充实社保的超万亿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这部分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是不用交税的。

不论社保基金和各地管理人运用它投向贷款服务、投向股市、抑或转让,所得收益直接间接都全部免税。而且执行日期追溯到去年的4月1日,换句话说,划转的国资资产,在这一年多的大牛市所产生的收益,统统都免税。

这可真真儿是天大的好消息!
理由很简单——国家划拨万亿资产到社保基金,充实社保;社保基金用它投资产生的收益不交税,就等于原本要缴的税也划给了社保,进一步充实了社保,养老金更稳了。
这事与咱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超万亿国资的注入和运用免税,就是给大家的养老保障添了一道道“安全锁”!也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事实上,这件事不是现在才做,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
2000年8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设立,国有股减持和划转就是它的既定动作,起初主要通过以市价“减持国有股”来筹集资金,随后开始试点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
到2017年,国家颁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划转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10%国有股权,
用于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随后就是开始执行划转工作。
根据之前财政部公开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资本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时隔五年,这笔超万亿的国资产生多少收益了?
根据基金报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划转的国有股权账面价值为2.1万亿元,2024年度收取划转企业分红264.22亿元,累计收取分红1116.06亿元。
四年时间,粗略算下来,从1.68万亿增长到2.1万亿,涨幅达到25%!
根据财中社的统计,光是98家央企就有82家控股或参股上了市,合计控制海内外上市公司达434家,其中376家都在沪深。也就是说,市场能够吸引越来越多资金流入,这些高息股就能获得高回报。

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股市为什么要稳又必须稳。
它不稳,损失最大的不单是成千上万散户,还有海量的国资股权。
大量中长期资金又都是社保资金、险资之类,稳住这个市场以便获得财产性收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拉长时间线来看,你会发现这是一盘布局数十年并且关系到未来数十年甚至更久的养老大棋!
从00年开始社保基金通过“减持国有股”来筹钱,随后开始试点将国有股划转给社保,17年正式颁布划转方案,之后截至20年底共划转了1.68万亿;
到了24年“924”稳股市,及至25年的现在,又出台政策对社保基金运用这些划转国资所获收益进行免税。
光是从零开始、试点、划转再到税收配套,这就用了20多年。
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

本质上应该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人社部数据,去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2万亿元,支出7.3万亿元,年末累计结余还有8.7万亿元。
看似8.7万亿很多,但随着支出增长,若不进行未雨绸缪,一旦支出大于收入,再巨额的结余也会很快被耗尽。
划转万亿国资给社保基金“充值”、“补血”,是在把社保的“安全垫”垫的更厚,让养老金的保障性更强。
有了这一层保障,社保基金的蓄水池将更加充盈,医疗养老更稳了。
这一步大棋无疑给老百姓吃了颗“老有所依”的定心丸。
也是真正实现——国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