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过午不食”减重兼养生? 医生:死亡风险提高

京港台:2025-9-6 22:45| 来源:三立新闻 | 我来说几句


“过午不食”减重兼养生? 医生:死亡风险提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过午不食”是近几年很多人风行的断食减肥法,但胸腔暨重症科医生黄轩今(6)日在脸书分享医学研究提醒,这样的做法风险大于好处!

  黄轩在脸书粉丝专页表示,很多人听到“断食能减重、抗老、延寿”的研究,就误以为古人的“过午不食”等于科学养生。 于是这个话题在媒体、养生书、自媒体中被不断放大,成了“午后不食=长寿秘诀”的代名词。 但其实,过午不食最早是佛教戒律之一,佛陀时代的僧侣,为了专注修行,规定早晨托钵后只进食一次,中午过后就不再进食。 用意并非养生,而是避免沉迷饮食、保持清心,加上古代食物来源也没有这么多。 因此,过午不食的出发点是修行清境非医学保健,并非人人都适合的养生法。

  黄轩分享,现代不少人,更误以为“下午不吃”能减肥、延寿,但医学研究显示,这样的做法恐会提高死亡风险。 美国一项针对2.4 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一天只吃一餐死亡风险提高30%、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83%; 不吃早餐死亡风险提高40%; 不吃午餐死亡风险增加12%; 不吃晚餐死亡风险提高16%。

  研究人员建议,一天三餐各餐间隔约4.6-5.5小时。 若长时间不进食,血糖会大幅波动,容易头晕、心悸,甚至低血糖。 且下一餐暴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增加糖尿病、心脏病风险。 55岁之后本就容易营养不良、肌少症。 55岁之后若再实行“过午不食”或过度限制饮食,会加速营养不良酿肌少症,甚至跌倒骨折、免疫力下降、贫血的恶性循环。

  黄轩也指出正确的养身3关键,总结“过午不食”更像是宗教戒律,不是科学养生法。 现代医学提倡的不是“空腹忍耐”,而是“均衡饮食、定时定量”。 养生若走错方向,恐怕不但没延寿,反而会减寿!

  1. 不必过午不食,而是少量多餐:维持血糖平稳,减少肠胃负担

  2. 控制热量,而非饿肚子:关键是选择全谷、蔬果、优质蛋白

  3. 因人调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应避免过度断食。

相关专题:医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6 22: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