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夫妇花6万欧买下法国一个村 修复到破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在法国买下一整个村庄,只花了6万欧元?听起来像是在欧洲中古小镇捡了个大漏,但对英国老夫妻Tony和Terry来说,这更像是一场深不见底的"石头堆梦境"。

这对来自格洛斯特郡的家具修复师夫妇,一开始的设想可谓浪漫至极:
在法国乡村买下几栋老宅,修缮、改造,打造一个静谧又充满历史韵味的避世天堂。
现实却用一记沉重的账单把他们拽回地面——英国的房子卖不出去,现金流断了,只能看着自家村庄被藤蔓和野草一点点吞噬。
他们买下的,是法国Deux-Sèvres省一处名叫Chicheville的小村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整个村庄包含三栋主屋、几间猪圈、一个谷仓,外加一片小树林。
听上去很欧式、很田园、很《小妇人》?实际情况更接近《荒野猎人》里的庇护所——残破不堪,破洞密布。

他们上一次造访村庄的时间是2024年10月,距离上次来已经过去半年。一进门,Tony幽幽吐槽一句:“这地方看起来的确像荒废很久了。”
但他们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我们是在保护法国的一部分历史。”Tony信誓旦旦地说。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个DIY项目,更是一场“文物拯救战”。
这些建筑,曾见证几代法国家庭的兴衰,有的农舍下层住人,上层堆草料,墙体中还嵌着16世纪的陶罐用作祈福。

他们希望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原貌。“我们不喜欢现代人翻修老房子那种手法。”Terry直言不讳,“我们要它恢复‘原装’。”
于是,他们开始拆壁炉、剥墙皮,试图唤醒这些沉睡的石头。
虽然买下村庄不过6万欧元,听起来是一桩超值交易。可真金白银的改造费用才是大头。
他们原计划靠卖掉在英国的房子来填这个坑,结果陷入英国房地产寒冬,根本卖不动。再加上通货膨胀、生活成本激增,原本还算宽裕的小金库几近干涸。
他们被迫将原定的“全面复兴计划”改为“延命策略”:剪剪杂草,补补屋顶,防止老屋彻底崩塌。

尽管经济捉襟见肘,Tony和Terry还是为自己挖出了一点生活的小确幸。他们把原本作为楼梯间的平台改造成了“鸡尾酒角落”——布艺沙发、温馨灯饰、假棕榈树一应俱全,像极了Airbnb上的文艺打卡屋。
“这儿是我们晚上听点音乐、喝杯酒的地方。”Terry说。

一间屋子的室内,这对才华横溢的夫妇已经开始在家具和装饰上融入自己的风格。

甚至还有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卧室。

在这个看似与世隔绝的“梦中村”,Tony和Terry并不孤单。他们遇见了一位热心的英国建筑工Peter,他成了他们在法国的“技术支援站”。
在节目里,他们一起讨论怎么给屋顶多装一根排水管——“冬天要来了,准下雨。”Peter提醒。别看只是装个水管,实际上是防止整个老屋因渗水而坍塌的关键步骤。

Tony对这些老房子有种超越金钱的执念:“你必须在这些房子彻底消失前救它们。”
他不只是装修老屋,而是在守护一段集体记忆。他们像在给一个垂暮的老人续命,也像是在替曾住在这里的世代人家,守住最后一口乡音。

同样对法国村庄感兴趣的还有另一对英国园艺师Paul和Yip。
他们连英国一套公寓都买不起,却在2021年,在法国诺曼底买下一整座村庄La Busliere,只花了14,000欧元。六栋小屋、两座谷仓、一个果园和公共烤面包房全包。
他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生态型度假村。但进度也屡被打断——从坍塌的屋顶到家庭变故,一路颠簸。他们证明了梦想可以很大,但现实往往比石墙还硬。

其实,无论是Tony和Terry,还是Paul和Yip,他们都代表着一类新式“梦想实践者”:不再执着于一线城市的几平米,而是向荒野要浪漫、从废墟中生活。
这些法国小村庄也许已经被遗忘,但在一批批外国“理想主义者”的眼中,它们依然闪着温柔的光。
而我们看完他们的经历,可能会自言自语一句:“买房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