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墙外文摘:习近平并未推动世界新秩序

京港台:2025-9-7 23:21|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24 )  | 我来说几句


墙外文摘:习近平并未推动世界新秩序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有专家认为,刚刚在中国发生的事件,让人们对特朗普(专题)政府推行所谓“新版基辛格式”的外交的幻想破灭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

  关注中国时政的网站“中参馆”(ChinaFile)组织对话“这是新的世界秩序吗?”,法尔娃·阿默尔(Farwa Aamer,纽约(专题)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南亚事务主任)在对话中指出,天津的上合组织峰会和北京的阅兵,不只是外交表演。北京想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中国在地区有影响力,能够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召集多元化的领导人。对印度(专题),尤其是总理莫迪而言,这一场景有更深层次意义。新德里是在向华盛顿表明:印度有战略选择,不会被限制。

  但是,阿默尔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印度要与中国翻开新的一页,结构性的矛盾依旧存在。边界争议未解,跨境水资源争端持续,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紧密关系仍是阴影。最现实的前景是谨慎、渐进的改善,而非根本性转变。

  凯蒂·斯塔拉德(Katie Stallard,全球事务资深编辑和作者)在对话中强调,本周在中国发生的事件,至少让一个幻想破灭:特朗普政府并未成功推行所谓“新版基辛格式”的外交,即拉拢俄罗斯远离中国。

  普京与习近平(专题)在北京并肩走红毯,金正恩相伴,明确表明他们的关系依旧紧密,并在反对美国上保持一致。

  斯塔拉德也认为,这并不意味着

  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这些领导人之间仍有深刻的矛盾。金正恩长期不满在中朝关系中被视作“小弟”。普京则因在阿拉斯加与特朗普峰会中获高规格接待而受到鼓舞。这显示美国孤立俄罗斯的努力已告一段落。而习近平并不希望看到金正恩因与普京合作而迅速推进武器项目。这可能扰乱地区稳定,也让北京更难控制局势。

  经济与社会脆弱限制北京对外扩张

  台湾(专题)“上报”发表《超过20%青年失业下的“大阅兵”》,作者汤名晖说,

  “九三阅兵” 所传递的强势信号,实则掩盖了中国国内日益明显的社会与经济裂缝。

  文章指出,当前中国正面临青年失业、房地产泡沫与地方债务等经济困境。经济数据的低迷背后是社会信心的滑落与制度性缺陷。消费不振、企业投资意愿低迷,反映出中国民众对前景缺乏信心。在经济压力与社会流动性降低的夹击下,中国年轻世代的 “躺平” 和犬儒主义心态广为蔓延,成为习近平时代一道讽刺的风景。

  作者认为,经济与社会脆弱性不仅是中国内政难题,也限制北京对外扩张与持久作战的能力。尽管解放军在阅兵场上看似兵强马壮,但维系一场长期高强度冲突对中国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中共领导高层也深知这些掣肘。北京在对外政策上往往一方面咄咄逼人、对台湾展现军力示威,另一方面又谨慎避免擦枪走火,其内在计算正是避免陷入无法承受的消耗战,对外强硬不乏安定内部的目的。中国对台威慑虽猛烈,但实际用兵前会三思其国力持久度和内部稳定度,这种矛盾心理正是台湾可以运用的空间。

  英美应该联手施压让中国释放黎智英

  周三(9月3日),黎智英的法律团队向联合国发出呼吁,请求干预,并提供了香港(专题)当局不顾

  其健康恶化的证据。

  《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在黎智英死于狱中之前释放他》,时事评论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Kathleen Parker在文章中指出,黎智英的生命危在旦夕,美国总统特朗普应该和英国一道出面为此向中国施压,要求释放这位民主斗士。特朗普则至少三次公开表示,他愿意为黎智英的释放努力。

  

  《华盛顿邮报》文章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英国一道出面向中国施压,要求释放黎智英。图像来源: Anthony Wallace/AFP

  作者说,英国似乎不愿就黎智英问题向中国施压。它软弱无力的努力令人羞愧。文章引述英国议员戴维·奥尔顿(David Alton)的话说:“一个从未持有中国护照的英国公民,被单独囚禁,不得探视,不得接受圣礼,还被拖到法庭去回应一个完全虚构的叙事,这实在是骇人听闻……这让《中英联合声明》彻底沦为笑柄。”

  作者指出,施压释放这位了不起的民主人士,正好为中国提供其偏爱的“静默外交”,为特朗普带来他所追求的“胜利感”,也为英国带来急需的一次外交成功。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相关专题:习近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28 03: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