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深耕中国多年,又一美科技巨头将撤离

京港台:2025-9-10 00:41| 来源:火星宏观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深耕中国多年,又一美科技巨头将撤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IBM关闭中国机构后,戴尔也大规模裁员并撤离,该如何留住外资?

  戴尔中国2025年启动多轮裁员,波及上海、厦门EMC存储及客户解决方案部门,10月前将完成第三轮裁员,主要原因是在华业务收缩及市场竞争加剧。IBM、美光等跨国科技企业同期也调整在华业务,裁撤机构和岗位。跨国公司大陆裁员背后,反映外资企业在贸易摩擦与本土竞争下面临的结构性挑战。该如何留住外资是一个现实问题。

  一、《南华早报》披露,今年戴尔频繁裁撤大陆员工,年内第三批裁员将于10月10日结束。

  9月8日的《南华早报》报道称,美国计算机制造商戴尔科技公司(Dell Technologies)将针对其在中国的部分员工进行裁员,成为贸易战中美国企业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撤退的最新案例之一。

  报道说,据两名收到通知的人士称,戴尔本周将与受影响的员工举行单独会议,他们离开戴尔的最后一天将是10月10日。他们补充说,在最后一天之前,员工可以申请任何内部职位空缺。

  报道表示,裁员主要影响戴尔在大陆的三个体系:一是位于上海市的部门,二是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城市厦门的 EMC 存储部门,三是戴尔在大陆的客户解决方案部门(CSG)。

  其中一位向《南华早报》的记者表示,这是近几个月来,戴尔中国的第三轮裁员,第一轮裁员于8月15日结束,第二轮裁员于9月12日结束。第三轮计划于10月10日结束。

  《南华早报》通过电子邮件向戴尔美国总部发送了邮件访问,但直到周五,没有获得戴尔的回应,因此报道称尚不清楚戴尔在大陆的最新裁员规模。

  

  

  二、虽然营收增长,但计算机市场竞争激烈,戴尔全球一直在通过裁员来优化企业结构,但大陆是其裁员的重点。

  

  这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计算机制造商去年以来一直在全球裁员。根据其财务报告,截至1月31日,该公司拥有约108,000名员工,比一年前的约120,000名员工减少了10%。该集团公开的两份文件都表示,面对竞争激烈的计算机市场,该集团“采取了某些措施来降低成本,包括限制外部招聘、员工重组”,这“导致我们的总员工人数减少”。

  

  戴尔的财报证实了其裁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戴尔科技集团发布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其2025财年第四财季营收为239亿美元,同比增长7%。第四财季运营利润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全年营收为956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年运营利润为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

  

  戴尔2026财年第一财季和第二财季的业绩也不错。8月28日戴尔科技集团公布的2026财年第2财季(截至8月1日)业绩报告显示,其营收达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创历史新高;运营利润为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

  戴尔在业绩报告中称,截至8月1日的2026财年的前六个月中,其营收达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运营利润为29.4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不过,戴尔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并不理想。其大陆的客户解决方案部门(CSG)2025财年营收下降1%,2026财年前6个月营业收入下降了9%。

  三、在日益加剧的贸易战中,戴尔是最新一家在大陆裁员的跨国科技公司。

  

  面对贸易战加剧,大陆政府和国企采购中越来越多地限定使用国内品牌,以及国内消费低迷,供给过剩,价格战较为严重,海外品牌在大陆的经营环境日趋严峻,这一趋势迫使跨国企业调整其在大陆的业务,戴尔便是最新一家在大陆裁员的跨国科技巨头。

  

  8月份,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启动了新一轮裁员,受影响的单位包括研发、测试与技术支援,影响了大陆的数百个工作岗位。该公司表示,“移动NAND产品具有挑战性的财务业绩”促使其“停止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新的移动NAND产品”。

  美光是美国最大存储器制造商,2023年5月成为第一家遭当局展开网络安全审查,并因“国家安全风险”,遭部份禁售的外国半导体公司。数月后,该公司关闭上海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的设计业务。美光在中国的员工一度高达3,000多人,约三分之二位于西安。

  

  8月26日上午,IBM全球企业系统开发部副总裁Jack Hergenrother在IBM中国系统中心(CSL)全员会上宣布,IBM基础设施决定将中国系统实验室的研发工作转移到海外其他IBM基础设施基地,目前中国所有的研发工作已经开始撤离。

  继2021年IBM全面关停其中国研究院(CRL),2024年8月26 日 IBM关闭中国系统中心(CSL),裁撤了数千个大陆岗位之后,今年 3 月,IBM 关闭了其在中国的主要实体之一IBM(中国)投资公司,涉及北京、上海、大连等地1,800余名员工。该公司表示,该实体已经“完成了在中国开展研发的使命”。

  与此相对照的,IBM印度(专题)软件开发中心(ISL)员工已超过1万人,而且还在继续强化力量。寻找其中的原因的话,一个可供参考但不会是唯一理由的事实是,2023年IBM在印度市场有超过15%的增长,而中国则大降近20%。

  

  2025年4月份,Microsoft关闭了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内幕实验室。该实验室专注于开发物联网和AI技术,自2025年初就已停止运营,4月份办公场所的标识和办公设备均已撤除。

  该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5月,作为微软与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的重要项目,五年来累计支持了258个创新项目,协助50多家企业获得超94亿元外部融资,并培养了近万名专业人才。

  截至2024年6月,该实验室支持的50多家企业已吸引超过约13亿美元的外部投资。

  此前的去年5月,微软为700~800名AI员工提供了搬迁海外的选择,并进行大规模裁员。此外,它关闭了中国的所有实体商店。

  四、跨国公司大陆裁员伴随着对华直接投资持续下降,我们该如何留住外资?

  

  在这些跨国公司裁员、关闭机构的背后,是对华外来直接投资的持续下降。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3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同比下降8.0%;2024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人民币(专题),同比下降27.1%;2025年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7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

  

  从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数据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减少的趋势更为明显。

  从骑牛研究所提供的“2000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来直接投资季度曲线”图表来看,2022年一季度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高峰期之后,流入的外资便持续减少。2025年一季度流入的外来直接投资为145亿美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一季度下降73.1%,比2022年一季度下降86.5%。

  因为跨国公司的供应链转移,外企和国内供应链配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自2014年开始持续增加。2015年一季度,对外投资流出484亿美元,同比增加28.4%,比疫情前2019年一季度增加了56.8%。

  由于直接投资流入减少而流出增加,从2022年二季度开始,我们已持续12个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出。

  2025年一季度,中国直接投资净流出达到3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2%,而2019年一季度为净流入231亿美元,2022年一季度为净流入488.3亿美元。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10 05: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