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报告:中国新富人群将现金资产向金融投资转移

京港台:2025-9-19 03:24| 来源:证券时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报告:中国新富人群将现金资产向金融投资转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9月18日联合发布题为《2025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的报告。该指数旨在动态追踪这一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力的群体不断变化的投资行为和财富健康。据悉,新富人群是指年收入在12.5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可投资资产在700万元以下的人群。

  

  报告显示,在低利率环境下,新富人群开始寻求资产增值的新方式,将现金类资产份额向较高风险的金融投资转移。2025年,虽然现金和定存在新富人群资产配置中的平均占比仍然过半,但这一比例首度降低,从去年的峰值下降近5个百分点至52.5%。同时,被视为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占比也出现下降。相比而言,新富人群对基金的投资参与度增长最为显著,持有基金的受访者比例达42.6%,创五年来新高,且基金在新富人群投资组合中的平均占比也从去年的7.8%跃升至12.4%。此外,新富人群对于股票和海外投资的配置比例也略有提升。

  在此背景下,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持续升温。其中,使用过投资顾问服务和收入较高的受访者投资ETF的比例显著高于平均水平。高透明度、风险分散功能以及对于各种投资策略的高适配度是新富人群选择ETF的最主要原因。

  尽管主观上仍希望寻求高回报的资产,但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新富人群的风险偏好却不断趋于保守。纵观多年的调研数据,新富人群所能接受的最大投资亏损的平均值已连续三年下降。今年,有63.1%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10%以上的投资亏损,较去年增长13.2个百分点。

  这种错配在去年9月A股行情后首次开始金融投资的“新世代投资者”中更加突出。报告显示,14.8%的新世代投资者期望获得40%以上的年化收益,但高达78.5%的受访者不能接受10%以上的投资亏损。

  报告还显示,已有近五成(48.6%)受访者拥有养老规划。其中,25—44岁青壮年群体以及月收入1.5万—3万元和3万元以上的中、高收入群体的养老规划实践度提升最为显著。今年,定期储蓄首次落选新富人群补充养老的首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购买养老保险。总体来看,拥有养老规划,或是认为自己退休后每月所需支出较高的受访者,依靠金融投资收益而非储蓄补充养老的比例显著提高。然而,新富人群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中的参与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仅39.7%受访者已开设个金账户,较低的投资回报(31.8%)和税收优惠不足(31.2%)是新富人群暂不开户的主要原因。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今年的报告还特别关注了新富人群对AI赋能金融服务的态度与使用行为。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新富人群对AI生成投资建议的信任度显著高于海外市场,有近七成表示非常信任或比较信任。其中,投资风格越激进的受访者对此信任度越高,而投资经验超过15年的人群则明显更青睐人工服务。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26 12: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