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华尔街日报:英伟达是英特尔的救星吗?

京港台:2025-9-19 09:05| 来源:凤凰网科技 | 我来说几句


华尔街日报:英伟达是英特尔的救星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

  北京时间9月19日,英伟达周四宣布对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对此发文称,如果英特尔想要重振昔日辉煌,仅靠英伟达提供的50亿美元投资和芯片开发合作还不够,它需要分拆自身业务。

  这项合作对英特尔无疑是利好消息。它给英特尔带来了急需的资金,芯片方面的合作也让英特尔更接近当前AI热潮的核心位置。此前。AI芯片领域几乎是英伟达唱独角戏。受此消息刺激,英特尔股价上涨了23%。

  英特尔在芯片领域早已失去了优势,败给了台积电,后者通过专注为他人代工芯片,成为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而英特尔则走了相反的路线,选择将芯片设计业务和工厂捆绑在一起运营,与整个行业背道而驰。

  自2021年以来,英特尔一直在试图赶上。那一年,时任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启动了代工业务。这项业务如今涵盖了英特尔所有的制造运营业务,但在吸引外部客户方面一直不太顺利。根据英特尔最新季度财报,该业务收入为44亿美元,但主要来自英特尔自身,同时该业务录得约32亿美元的营业亏损。

  在周四与记者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表示,公司一直在评估英特尔的代工业务,但当被问及双方合作生产的新型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芯片是否会推动该业务发展时,他回避了这个问题。黄仁勋赞扬了英特尔的先进芯片封装技术(一种将不同芯片设计组合在一起的工艺),暗示新芯片可能会采用该封装技术,但这对英特尔整个代工业务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

  分拆是唯一出路

  英伟达和英特尔在新合作中回避制造相关问题,也进一步表明,对于英特尔来说,最有效、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出路是将公司分拆为一家负责芯片设计的公司和一家负责芯片制造的公司。

  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英特尔的各个业务单元更好地从与英伟达等公司的合作中获益,也使这些合作更具合理性。

  如果英特尔拆分开来,英伟达就可以直接与英特尔的芯片设计团队合作,开发用于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的CPU,然后将其交由台积电、三星或英特尔制造,而无需顾及英特尔自身的制造利益。

  如果知道英特尔不会与自己竞争,英伟达以及其他芯片设计公司,如高通和AMD,更可能会聘请英特尔为自己制造芯片。英伟达目前之所以愿意与英特尔如此紧密合作,很可能是因为英特尔在英伟达主导的高利润AI芯片领域已经失去竞争力。

  分拆英特尔还有一个附带好处,投资者可以单独投资英特尔的芯片制造或芯片设计业务,而无需同时承担两者风险,包括最近购入近10%股份的美国政府。考虑到美国近年来对国内芯片制造能力的关注(而非PC CPU设计)推动了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这种方式可能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当然,将英特尔的制造工厂分拆出来并非易事,原因有很多,包括这些工厂的财务亏损以及与之相关的融资交易复杂性。

  但是,如果英特尔的工厂想要与台积电竞争,重新成为真正有实力的芯片制造力量,就必须迫使其工厂自力更生,或许还能得到英伟达和其他客户以及政府的支持。

  一个令人感到乐观的前景是,英伟达的投资会吸引其他潜在客户进一步投资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这可以为英特尔提供建设昂贵、最先进芯片工厂所需的资金,并让分拆出来的代工业务获得更稳健的财务基础。

  这正是英特尔迫切需要的那种投资。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相关专题:芯片,美股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19 09: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