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打包走人,外资药企也开始大撤退了

京港台:2025-9-20 04:59| 来源:李有礼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打包走人,外资药企也开始大撤退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9月12日,医药圈传出一个重磅消息。百时美施贵宝(BMS)要把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60%的股权卖给高瓴资本,连带着博路定、百服宁、施尔康这些老牌药品一起打包出售。按计划,这笔交易会在2026年初敲定。

  中美上海施贵宝1982年成立,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如今这家43年老企业要换主人,意味着一个时代即将结束。

  回头看,西安杨森2023年改名“强生创新制药”,中美史克今年7月也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的三大合资药企,如今只剩下中美上海施贵宝还顶着原来的牌子,而这次交易完成后,这个牌子大概率也要换了。

  跨国药企在中国的玩法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直接经营转向更轻便的模式。

  中美上海施贵宝的来头不小,1982年成立时,它比西安杨森、中美史克都早,算是外资药企进入中国的先头部队。当年美国施贵宝公司和上海医药工业公司合资搞这个项目,在那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新鲜事。

  这家企业给中国医药市场带来了不少好东西,卡托普利是国内第一个“普利类”降压药,二甲双胍至今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恩替卡韦“博路定”曾经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武器。

  大众更熟悉的可能是“施尔康”维生素和“百服宁、感冒药,这些在药店随处可见的OTC产品,很多人从小用到大。

  

  资料图

  抗生素领域,中美上海施贵宝也有过高光时刻。“先锋6号”头孢拉定、“施复捷”头孢丙烯,还有当年很厉害的第四代头孢“马斯平”,都是这家企业的产品。靠着这些药,企业在2016年达到营收峰值,年收入47.2亿元。

  其还在行业里开了不少先河,第一个建专业销售队伍,第一个搞医生学术推广,第一个做非处方药推广团队,第一个拿到FDA认证把中国生产的西药卖到美国。这些在当年都是很前卫的做法,后来被很多企业效仿。

  不过好景不长,近几年国家推行带量采购,这家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2020年第三批集采,卡托普利、二甲双胍的仿制药价格被打到一分钱一片,中美上海施贵宝的原研药根本没法竞争。博路定也没逃过这一劫,恩替卡韦进入集采后,价格跳水,市场份额大幅缩水。

  面对仿制药的冲击,公司甚至主动放弃了一些产品。2019年,中美上海施贵宝以原材料短缺为由,停产“马斯平”并取消全国供货。虽然还有其他产品在生产,但价格优势没了,品牌也显得有些过时。

  BMS这次出售并不突然,背后有清晰的商业逻辑。从财报看,BMS今年上半年收入234.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8%。主要原因是老药面临仿制药竞争,美国医保政策调整也有影响。

  公司正在重新布局,计划2027年前削减35亿美元开支,裁员2000多人,砍掉十几个在研项目。同时押注新药,特别是Opdivo这类免疫肿瘤药物。把SASS这些老产品卖掉,能腾出资源专心做创新药。

  高瓴资本接盘也不奇怪,这些老药虽然过了专利期,但在中国市场还有不错的认知度。重新整合团队,压缩成本,依然能产生稳定收入。更重要的是,拿下SASS意味着获得现成的医院准入和医生关系,这些渠道资源比药品本身更值钱。

  这种模式已经有成功案例,康桥资本旗下的海森生物就专门收购跨国药企卖掉的成熟产品,通过整合降本,让老药重新盈利。辉瑞把老药业务分拆成Viatris,阿斯利康研究过把中国业务单独上市,GSK、诺华也在甩掉老产品专攻创新药。

  这反映出跨国药企在中国策略的根本改变,以前是什么都自己干,现在更像“轻资产运营商”,只管新药引进和学术推广,生产和老产品交给别人。本土资本则用老药养活现金流,再去布局新的增长点。

  BMS邮件里说这是“不断演进的网络战略”,说白了就是要专注核心业务。公司提出的“中国2030战略”目标是5年内引入近30个创新药,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卖掉SASS这些“包袱”,能更好地配置资源。

  这种变化还会继续,随着中国制造业对外资全面开放,跨国药企可以独资进入,合资模式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未来几年,估计还会有更多外资选择退出合资,要么专心做创新药代理商,要么把生产外包给本土企业。

  对本土企业来说,这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在于能拿到现成的产品和渠道,挑战在于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盈利。不过从目前趋势看,本土资本正在医药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次高瓴接盘SASS只是一个开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20 13: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