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61岁马云回归,阿里市值重返3万亿港元

京港台:2025-9-21 11:02|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61岁马云回归,阿里市值重返3万亿港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马云回归半年,如何成功扭转市场对于阿里的悲观叙事。

  61岁的马云回来了。

  2025年9月16日晚,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身穿深色T恤、头戴白色鸭舌帽,现身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创新园的HHB酒吧,被网友偶遇。

  视频里,马云和阿里合伙人、蚂蚁集团执行副总裁邵晓锋坐在酒吧沙发区,看上去心情不错。当其他顾客将其认出并喊“马老师好”时,马云带笑挥手致意,随后戴上了黑色口罩。

  HHB音乐酒吧是马云于2019年1月创办,以“平头哥”(阿里旗下半导体业务主体)命名——HHB全称为“Happy Honey Badger”,意思便是“快乐的平头哥”。

  或非偶然,马云被偶遇的当晚,阿里巴巴“平头哥”自研AI芯片PPU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多项参数对标英伟达H20。这也被视为阿里已站在AI技术革命最前沿的信号。

  与马云一起回归的,是阿里巴巴的股价和市值。

  9月17日,阿里巴巴港股上涨5.28%,报收161.6港元,股价创近四年来新高,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来源:国泰海通通财APP截图

  这已不是马云第一次在阿里巴巴园区被“偶遇”。近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马云已开始重返阿里巴巴园区,在公司事项中的直接参与度达到了5年来最高。曾一日三次询问高级管理层业务进展,尤其关注AI业务。”

  今年以来,阿里也有意无意地,频繁释放着马云正在回归决策一线的信号。

  无论是阿里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倾斜,还是豪掷500亿元加码本地生活服务,打通淘宝、饿了么、盒马甚至高德地图,合力对抗美团、京东,背后都能看到马云回归、主导变革的身影。

  2019年9月10日,马云宣布正式退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2020年9月30日,马云退出阿里巴巴董事职务,正式淡出公众视野。

  马云归隐,带走的还有阿里员工的信心。阿里曾经占据85%电商市场份额的电商主业,不断失守,市值因此一路走低,陷入漫长的低谷期。

  2014年阿里在纳斯达克上市时,曾创下250亿美元全球最大IPO纪录,市值一度突破8000亿美元。但在过去5年里,阿里股价最多时跌掉了将近80%,市值也曾两度被拼多多超过。

  2023年底,阿里士气低迷之际,马云罕见地在阿里内网发声。祝福拼多多的同时,他也给变革中的阿里打气:“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谁都牛X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X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

  但彼时的马云,行踪不定。这番打气,在阿里内部的回响只是一片悲壮。

  当年交棒时,马云曾说:“退休不等于离开阿里。如果阿里需要我,我永远都会在。”如今,马云回归半年,已成功扭转了市场对于阿里的悲观叙事。这也证明了,作为最能“拥抱变化”的互联网创始人,马云仍是阿里最重要的精神资产。

  马云频繁现身阿里园区

  今年以来,马云多次佩戴工牌出现在阿里园区,并做出多个重要决策。

  2025年4月10日,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马云曾到场发表演讲。他表示,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科技的意义是要让人类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是让所有的普通人从中受益。”

  AI则是马云最重视的战略方向之一。据彭博社报道,马云极力推动阿里向人工智能转型,强调云计算、自研平头哥芯片和通义千问大模型的重要性,并要求负责人每天汇报最新进展。

  在组织文化上,重拾创业精神也是阿里的关键动作。今年5月9日,马云现身阿里总部“创业公寓”湖畔小屋,现场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持续创新。

  湖畔小屋等比例复刻了1999年马云和创始团队开启创业的湖畔花园16幢1单元202室,并把它搬进了阿里巴巴全球总部最显眼的位置。

  随着马云现身阿里园区的频次增多,阿里战略调整也在加速。今年8月,阿里将业务重新划分为四大板块,聚焦于电商、云+AI、国际数字商业以及菜鸟、钉钉、夸克等多元生态业务。

  吴泳铭不仅担任集团CEO,还兼任淘天集团和云智能集团CEO,权力高度集中,以确保战略统一执行。同时,阿里合伙人团队从26人大幅缩减至17人,权力向业务一线负责人集中,以提升公司的决策效率。

  战略聚焦的同时,阿里开始频繁抛售非核心资产。早在2023年9月,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接任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出任集团CEO时,新管理层就迅速确立了“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

  在这场“断臂”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阿里对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这两大实体零售资产的全面退出,前者的交易金额高达131.38亿港元。

  不断打翻身仗

  进入2025年以来,阿里开始不断打出翻身硬仗。在多方利好消息提振下,阿里股价今年累计上涨已接近一倍。

  在电商主业上,阿里整合电商、外卖、酒店与物流,形成新的统一体系。在本地生活领域,今年7月启动的500亿元外卖补贴计划,已让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甚至在高峰期单日订单量突破了1亿单。

  今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当天,阿里旗下的高德推出了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该项目由高德地图CEO郭宁直接领导,完全从0到1开发,已于9日晚在高德地图APP内上线,并被放在首页的突出位置。

  “高德扫街榜不是一个流量榜,也不是一个广告榜,更不是一个网红榜,它永不商业化。”郭宁称。

  在本地生活的到店服务场景中,美团旗下大众点评的“必吃榜”“必住榜”“必玩榜”,一直是餐饮、酒旅领域的核心评价体系。而今,高德扫街榜不仅有各地的美食榜单,还针对必去景点、必住酒店打造了年度“状元榜”,和大众点评直接形成对垒阵势。

  高盛数据显示,截至7月,阿里巴巴在内地外卖市场的占有率为43%,落后于美团47%的份额,但是差距已经逐渐缩小。

  在马云重视的AI领域,通义千问在实现全尺寸、全模态的全面开源基础上,其全球下载量突破了4亿次,基于其训练的衍生模型数量超过了17万个,超越了Meta的Llama系列,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之一。

  

  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斥资3800亿元人民币(专题)用于AI与云基础设施。将“AI+云”打造成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今年二季度,阿里云收入增长26%,创下数年来最快增速。

  这些AI技术投入也正作用于淘宝的现有业务中。在电商业务线,阿里已推出“淘宝问问”等AI应用,为商家提供“通义千问”大模型、“淘宝星辰”视频生成模型等工具。

  除了云和大模型,阿里在半导体领域也进展迅猛。据央视报道显示,中国联通已与阿里签署合同,将在西北新建数据中心部署“平头哥”AI加速器。自今年年初起,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已在训练较小参数AI模型时,使用自身设计的芯片。

  在国际化业务上,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成为集团中最亮眼的增长引擎,2025财年该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达1323亿元。其中,速卖通推出了“Choice”服务,订单量占总订单的70%以上;Trendyol加速向中东欧和海湾地区扩张;Lazada则持续深耕东南亚市场。

  此外,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也在全球加速布局,计划三年内将海外仓网络从100万平方米扩大至200万平方米以上,为电商业务出海提供物流保障。

  “创始人模式”

  创始人对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技术变革的时代尤甚,这往往影响着一家公司的战略方向、决策速度以及可撬动的资源。

  2024年5月,Y Combinator创始人Paul Graham撰写的《创始人模式》一文,不仅在硅谷科技圈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在国内商界引发众多讨论。

  该文章通过Airbnb创始人兼CEO Brian Chesky的经历,讲述了创始人如果像职业经理人那样管理公司的糟糕结果,并引出两种不同的公司经营方式:创始人模式和职业经理人模式。

  在Paul Graham看来,雇佣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并让他们在岗位中做好本职工作的管理理念是错误的,他更推崇的是“创始人模式”。该模式主张CEO应深入参与公司的各项细节,注重微观管理,能够随时与员工交流,并可以绕过常规渠道纠正细节问题。

  放眼全球,马斯克就是创始人模式的实践者。他将自己描述为一个“nano manager”,即比“微观管理者”更细致的管理者。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他会深入到公司的每一个细节,亲自参与决策和操作,这种管理方式也帮助他在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等多个领域进行创新。

  放眼国内,马云、刘强东等企业家正越来越多地活跃在业务一线,他们也成为创始人模式的亲身实践者。从力主投入500亿元打响本地生活保卫战,到推动阿里全面转向AI赛道,再到推动阿里组织变革,这些举动背后,是马云作为创始人,对企业洞察和魄力的集中体现。

  过去几年,阿里面对监管环境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架构动荡、股价持续低迷,失去了旧日的光环。

  马云的回归,不仅意味着阿里发展前景走入稳定,更被员工普遍期待,作为最有意愿重塑公司文化的人,阿里的组织创新与活力将被马云激活,战略决策进程将大大加快。

  马云执掌阿里的时期,阿里曾一路高歌猛进、创造无数奇迹。他的回归,也不可避免地让员工情感与那个充满激情和荣耀的时代重新连接,产生“阿里能够再次伟大”的强烈预期。

  当然,巨大的期望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马云接下来的动作也将被放到聚光灯下检视,看他能否将人们对阿里的信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二次增长。

相关专题:香港,马云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22 00: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