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亚洲Z世代抗争:能否引爆实质变革?

京港台:2025-9-22 21:55|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亚洲Z世代抗争:能否引爆实质变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泥泊尔的抗议者登上政府大楼图像来源: Niranjan Shresth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从尼泊尔到孟加拉,从印尼到斯里兰卡,Z世代正改写亚洲多国的政治版图。面对威权、贪腐与经济不平等,这群年轻人走上街头,掀起一波世代抗争。有人称之为“亚洲版阿拉伯之春”,但这场浪潮是否真能开创新局面?

  从群众攻占宫殿到国家元首被迫逃亡,许多亚洲国家正经历由数码世代所主导的政治转型。

  这个精通数码科技的 Z 世代(泛指1997年至2012年间出生者)已崛起成一股强大力量,透过街头抗争挑战威权体制、贪腐现象与经济不平等。

  在尼泊尔,青年针对社群媒体禁令与贪腐的抗议,上週推翻了总理奥利(Khadga Prasad Oli)的政府。

  印尼近期也爆发大规模抗议,起因之一是对国会议员享有奢华福利的不满。总统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勉强维持政权,最后仓促解职部长并撤销部分特权以回应抗议者诉求。

  孟加拉国2024年7至8月爆发学生主导的大规模抗议,终结了总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长达 15 年的执政,并迫使她逃往邻国印度。

  而斯里兰卡2022年在经济动荡中爆发的动乱,导致时任总统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下台。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年轻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腐败

  未能掌握青年脉动

  部分专家将亚洲当前局势比拟为“阿拉伯之春”——这是2010年代初期中东与北非的大规模抗议浪潮。由腐败与经济困境引发的愤怒驱动,推翻了包括突尼西亚、埃及、利比亚与也门在内的多个政府。

  然而,其后果并非全面胜利,而是多年动荡与脆弱转型。

  专家指出,虽然政治环境不同,但引爆阿拉伯之春的根源,与引发斯里兰卡、孟加拉与尼泊尔动荡的如出一辙,皆源于民众对贪腐、经济困境与失当治理的普遍愤懑。

  墨尔本大学文化研究高级讲师安妮莎·贝塔( Annisa R. Beta)强调,社群媒体在传播不满情绪与推动青年示威中扮演关键角色。她指出,这种变化使得政府难以再对年轻人进行集中控制。

  贝塔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訪时表示,“Z世代、Alpha世代等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魅力领袖的领导”,更倾向于参与去中心化运动,同时保持对目标的高度聚焦。

  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GIGA)研究员侯赛因(Ishrat Hossain)也持相似观点:“许多情况下,社群平台放大了街头抗议的影响力,并为非传统抗议领袖提供崛起的舞台,例如饶舌歌手与黑客。”

  

  印尼年轻世代要求“重启制度”

  世代变革?

  音乐人拉贾特·达斯·施雷斯塔(Rajat Das Shrestha)是尼泊尔Z世代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这些国家的动荡都有共同根源: “贪腐与政府的威权心态不仅存在于尼泊尔或孟加拉,这些问题在整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施雷斯塔观察到亚洲正呈现一种模式。他指出,孟加拉与斯里兰卡传递的信息清晰明确:“当年轻人崛起时,政府便可能垮台。”

  他警告,若执政者“继续漠视年轻人的梦想与挫折,这类事件将在地区的许多国家重演”。

  贝塔认为,这场由青年主导的运动并非昙花一现,而是世代更迭的征兆。

  “我们预期这将是一个持续的进程,由Z世代标志的持续政治觉醒。但我们也将清晰地看到这股浪潮席卷2010年后出生的Alpha与Beta世代。”

  各自开辟新道路

  虽然这些国家的动荡起点相似,但如今它们正开辟各自的道路。

  斯里兰卡在过去三年逐步恢复政治与经济稳定,经济重回增长轨道,显示该国正从数十年来最严峻的金融危机中逐步复苏。

  印尼成功维持现有体制,近期抗议活动未引发系统性动荡。

  相较之下,孟加拉正处于危险的十字路口,在广泛改革与民主选举之间摇摆,同时面臨滑向更深层混乱的风险。

  GIGA专家侯赛因对未来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若不能透过法律机制、预算分配及监督结构将更广泛的抗议诉求制度化,今日的胜利恐将沦为明日的追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23 00: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