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被指为2025"全球最强风暴" 相当于5级飓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突发!中东战争再开打
【打风/天文台/HKO/超强颱风/桦加沙/Ragasa/移动路径/天鸽/山竹】加拿大(专题)天气网络(The Weather Network)周一(9月22日)表示,目前位于菲律宾马尼拉(Manila)东北方向的超强颱风桦加沙(Ragasa)在周日达到持续风速270公里/小时的惊人强度,成为2025年迄今地球上的最强风暴。
加拿大天气网络专家指出桦加沙的三大增强因素,分别是接近30摄氏度的海面温度、近乎为零的风切变环境,以及风暴顶部的气流向外扩散的过程顺利,没有受到干扰,它们共同造就这个最强风球。
2025年最强风暴前5名依次为,桦加沙,飓风艾琳(Erin)、热带气旋埃罗尔(Errol)、热带风暴范斯高(Vince)和颱风浣熊(Neoguri)。
美国向来使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Saffir-Simpson Scale),按最大持续风速把飓风分成五个级别。5级为最高级别,意味持续风速每小时达252公里或以上。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指,5级飓风会引发灾难性损害,基本建筑物将无一倖免地受到完全破坏,树木会连根拔起,受吹袭地区在数月内都难以适合居住,而且人们可能面对长时间缺水缺电的困境。
加拿大天气网络指,桦加沙、艾琳、埃罗尔都有5级,范斯高和浣熊则有4级。
「颱风」与「飓风」的分别
根据美国太空总署定义,大西洋和东太平洋上空的风暴通常被称为「飓风」,在西太平洋的风暴通常被称为「颱风」,而在印度(专题)洋和澳洲附近的风暴简称为「气旋」。而据香港(专题)天文台说法,热带海洋上产生的气旋统称为「热带气旋」,但在不同海洋上也各自有地区性的名称,例如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风」、北大(专题)西洋的「飓风」和北印度洋的「气旋风暴」。两者分类相似。
天文台指,在香港,历史文献显示,「颱风」及「飓风」曾一度相通互用,不过自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开始,天文台统一採用「颱风」作为热带气旋强度的分类,而「飓风」则用来描述某一地点所感受的风力。










